贷款逾期了,天天收催收短信?别慌,搞清这几点比删短信更重要!
手机一响,心就咯噔一下——又是那个熟悉的号码,短信内容千篇一律:“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账户已被上报央行,后果自负!”……一条接一条,像定时闹钟一样准时轰炸你的生活,更让人崩溃的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短信:“再不还钱,上门催收!”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翻记录才发现,自己几个月前借的那个“秒到账、无抵押”的网贷,早就逾期了,更可怕的是,这种短信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每天好几条,从“最后通牒”到“通知家人”,语气越来越狠,内容越来越吓人。
这,就是典型的高炮贷款逾期后的催收短信围攻,很多人一开始觉得“拖几天就过去了”,结果越拖越多,利滚利,最后连本金都翻了几倍,而那些所谓的“贷款平台”,根本不在乎你还得起还不起,他们的目的,就是用各种手段逼你还钱,哪怕手段已经游走在违法边缘。
那问题来了:这些短信真的合法吗?我欠了钱是不是就得任人宰割?还能不能缓口气,重新来过?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讲清楚——面对高炮贷款逾期和疯狂催收,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
先说结论:高炮贷款,本质就是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高利贷。
它通常具备几个特征:
这类平台往往注册在偏远地区,公司主体模糊,甚至根本没有金融牌照,纯粹靠收割用户生存。
很多人以为:“我欠钱在先,他们催我也正常。”
错!欠钱不还确实要承担责任,但催收必须依法进行,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我们来看几种常见的催收短信类型,哪些已经踩了红线:
根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公安部相关规定,催收机构不得:
一旦越过这些红线,你就不再是“弱势方”,而是可以反过来维权的对象。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25岁,刚工作不久,因为急用钱,在某App上借了5000元,平台显示“分12期,月还500”,看起来很划算,可实际到账只有4200元,剩下的被扣作“风控服务费”。
前三个月他还得上,第四个月失业了,断供,结果从第五天开始,手机炸了——每天收到二十多条短信,内容包括:
最离谱的是,他前女友也收到了一条:“你前任欠钱不还,人品有问题,请远离。”
小李精神崩溃,整夜失眠,一度想轻生,后来他找到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该平台被立案调查,部分催收人员被行政拘留,小李也不再受到骚扰,更重要的是,我们帮他梳理了债务——原始利率超过法定上限,超出部分无效,他只需偿还本金加合法利息。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很多借款人不是不想还,而是被压垮了尊严和希望,而法律,才是他们最后的盾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催收行为,要求所有借贷平台合规运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25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意味着:哪怕你签了合同,只要利率超标,超出部分就是白纸黑字也无效。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正处在焦虑、羞愧、恐惧中,手机一响就心跳加速,但请你记住:
👉你不是罪犯,你只是陷入了一场不公平的交易。
👉你可以不还非法债务,也不必承受人格羞辱。
👉每一条违法催收短信,都是你日后维权的铁证。
我的建议很明确:
这个世界有时候对普通人很残酷,但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在黑暗里点一盏灯。
你不必跪着还债,你可以站着维权。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依然敢拿起法律的刀,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高炮贷款逾期了,天天收催收短信怎么办?还能翻身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短信:“再不还钱,上门催收!”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翻记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