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天天收催收短信到底是不是真的?别慌,先看这篇!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某天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再一看落款,赫然写着某某金融公司或“司法调解中心”,心跳瞬间加速,手心...
手机一响,心就咯噔一下——又是那个熟悉的号码,短信内容千篇一律:“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账户已被上报央行,后果自负!”……一条接一条,像定时闹钟一样准时轰炸你的生活,更让人崩溃的是,有时候明明记得还了一部分,怎么还在催?是不是被“套路”了?今天咱们不绕弯子,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来帮你把这件事从头到尾捋清楚。
首先得说一句扎心但真实的话:短信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的误解和逃避。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就慌了,第一反应是拉黑、删短信、换号码,甚至干脆失联,可你知道吗?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把自己推入更深的法律风险里。
我们先来拆解这些群发短信背后的逻辑,大多数贷款平台或第三方催收机构发的短信,本质上是一种催告行为,属于债务追索的初步手段,它不是法院传票,也不是判决书,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但它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留下证据链,也就是说,对方通过短信提醒你还款,是在为后续可能的诉讼做准备,证明他们已经尽到了通知义务。
面对这类短信,最忌讳的就是“装死”,你以为不回、不看、不接电话就能拖过去?错!时间越久,利息、罚息、违约金滚得越多,最后连本金都翻倍了,更严重的是,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你不仅要还钱,还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坐不了高铁、贷不了款,孩子上学都受影响。
那正确的应对姿势是什么?
第一,核实信息真实性,收到短信别急着焦虑,先查清楚这笔债务到底是谁发的?是不是你自己借过的?登录官方App或打客服电话确认,谨防诈骗短信冒充正规机构。
第二,区分催收主体,如果是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直接发的,说明还在可控范围内;但如果是一堆陌生号码轮番轰炸,甚至带有威胁、辱骂性质的内容,这就涉嫌违法了,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催收行为都不能侵犯你的人格尊严和生活安宁。
第三,主动沟通,争取协商空间,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大多数金融机构在借款人出现短期困难时,是愿意谈延期、分期甚至减免部分费用的,前提是你得露面、肯沟通,沉默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没诚意”,从而加快走法律流程。
第四,保留所有记录,每一条短信、每一次通话录音、每一笔还款凭证都要存好,万一将来对账有出入,这些就是你维权的关键证据。
以案说法: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疫情失业,网贷逾期三个月,每天收到十几条催收短信,其中有几条写着“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追究刑事责任”,小李吓坏了,一度想跑路,后来找到我,我们调取了他的借款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实际欠款金额与催收方声称的相差近万元,而且所谓的“公安介入”完全是虚假恐吓,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平台违规催收,并提起民事反诉,最终不仅停止了骚扰,还成功协商减免了30%的罚息,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恐惧源于无知,而法律,永远是普通人最硬的底气。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逾期不可怕,怕的是你在慌乱中做出错误选择,那些群发的催收短信,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只是你的财务困境,更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真正的解决之道,从来不是屏蔽世界,而是直面现实,用理性与法律武装自己。你有权知道每一笔债务的明细,有权拒绝非法催收,更有权争取合理的还款方案,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信心,法律站在你这一边,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
贷款逾期了,天天收催收短信?别慌,搞清这几点比删短信更重要!,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一响,心就咯噔一下——又是那个熟悉的号码,短信内容千篇一律:“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