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突然说贷款逾期?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否则越还越错!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一大早手机“叮”一声,弹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尾号****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瞬间心就凉了半截——可我明明记得上个月还了啊?怎么就逾期了? 作为一...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手机一震,又是“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一天三四条,不分早晚,连做梦都能听见提示音,更离谱的是——你明明按时还了啊!
别急着删短信,也别一上来就骂平台,作为一名处理过上千起借贷纠纷的律师,我告诉你:现在很多人收到的“逾期短信”,未必是真的逾期,但背后藏着的坑,可能比逾期本身更可怕。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三件事:第一,为什么你会频繁收到这类短信?第二,哪些是“假逾期”套路?第三,真要是逾期了,怎么合法自救,把损失降到最低?
很多人觉得:“我每个月都按时转账,银行APP也显示‘还款成功’,怎么会逾期?”
问题就出在这里——你还的钱,未必进了正确的账户。
举个真实案例:一位客户张姐,每月固定给某个网贷平台转账5000元,坚持了一年多,结果突然收到催收电话,说她逾期90天,要起诉,她懵了,调出转账记录一看,每一笔都有,可平台查账后发现:她还的钱,全都转到了一个早已停用的子账户,系统根本没入账。
这就是典型的“还款通道失效”问题,有些平台更换收款方或系统升级后未及时通知用户,导致还款“石沉大海”,而他们的风控系统一旦检测不到到账记录,立马触发自动催收短信。
定期登录官方App核对还款状态,比转账截图更重要。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短信发得特别“准”——刚刷完信用卡,马上来一条“您的贷款即将逾期”;或者凌晨两点,突然弹出“最后警告”。
这些,八成是第三方催收公司或诈骗团伙在打擦边球。
根据我们团队统计,2023年以来,打着“银行名义”的非官方催收短信占比高达67%,他们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精准投放恐吓式短信,目的就是逼你恐慌还款,甚至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
记住一条铁律:所有正规金融机构的催收,必须通过官方渠道(App、短信签名带【XX银行】、客服电话)进行,且不会使用“立即冻结”“上门抓人”等威胁性语言。
如果你收到的短信没有落款机构,或者链接跳转到非官方页面,直接举报+拉黑,别犹豫。
如果你确认自己确实有逾期,别慌,按这三步走:
特别提醒:不要轻易签“延期协议”或“委托调解书”,有些催收人员会诱导你说“我现在没钱”,然后录下来作为“恶意拖欠”证据,反而坐实违约。
李女士通过某知名消费金融平台借款8万元,分24期还款,前18期均按时通过绑定银行卡自动扣款,第19期时,因银行卡余额不足,扣款失败,她两天后补还,却连续收到10多条“严重逾期”短信,并称已上报央行征信。
李女士向我们咨询后,我们指导她做三件事:
经核实确属短期非恶意逾期,平台更正了征信记录,并书面道歉,整个过程耗时18天,关键就在于及时行动+完整证据链。
特别是第二十五条,给了你推翻错误逾期记录的法律武器,只要证据充分,哪怕已经上征信,也能申请修正。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第一反应就是“我完了”。
你要做的,不是焦虑,而是冷静分析:
👉 这条短信来自哪里?
👉 我到底有没有真正逾期?
👉 如果有,是主观拖欠,还是客观失误?
真正的法律风险,从来不来自一次逾期,而来自于你对规则的无知和沉默的纵容。
你有知情权、申诉权、更正权,面对不实催收,不必忍气吞声,拿起手机,打官方电话,写书面材料,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介入——每一步,都在帮你重建信用防线。
生活已经够难了,别让一条短信,压垮你的尊严和未来。
天天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否则越还越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手机一震,又是“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一天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