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威胁报案+通知家属?别慌,先搞清这几点!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收到一条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依法报案并通知家属!”一看手机,心跳直接飙到120,家人会不会知道?会不会被上门催收?是不是真的要坐牢?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公安机关将依法执行抓捕!”或者“系统已上报公安部,24小时内不处理将采取强制措施!”?
看到这种字眼,谁心里不咯噔一下?尤其是半夜手机一震,黑屏亮起那几行红字,心跳都快了几拍,可问题是:一条短信真的能代表法律吗?他们真敢抓人?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这个让无数人焦虑的问题:贷款逾期,到底会不会因为一条短信就被“抓捕”?背后又藏着哪些套路和真相?
说实话,这类短信我见得太多了,作为常年处理金融纠纷的律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绝大多数所谓的“即将抓捕”“公安介入”“立案通缉”的短信,压根不是来自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而是第三方催收公司甚至诈骗团伙的恐吓手段。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真正的司法程序,从不会通过一条群发短信来通知你“要抓你了”。
公安机关办案讲究程序正义,哪怕是涉嫌刑事犯罪,也必须经过立案、传唤、调查等一系列法定流程,你欠了一笔贷款,哪怕金额不小,只要不属于“恶意骗贷”或“拒不执行判决”,根本构不成刑事案件,更别说“直接抓捕”了。
这些短信的目的只有一个:用恐惧逼你还钱。
它们往往打着“法院”“公安”“征信中心”的旗号,伪造红头文件截图、编造案号、甚至模仿官方口吻,目的就是让你在恐慌中匆忙还款,连核实都不敢。
这里我要划重点了:不是所有逾期都会坐牢,但某些行为踩了红线,后果真的很严重。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构成“贷款诈骗罪”的前提是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贷款。
这种情况,才可能被认定为刑事犯罪。
而我们普通人最常见的“暂时还不上”,比如失业、生病、生意失败导致的逾期,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归法院管,不归警察管,你可以被起诉、被冻结账户、被列入失信名单,但不会因此被通缉或逮捕。
记住一句话:欠钱不还≠犯罪,只有“骗钱不还”才可能触刑。
别慌,按我说的做:
保存证据
把短信截图、通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全都留着,这是将来维权的关键。
核实身份
打官方客服电话(注意:不是短信里的号码!),确认是否真是该机构发的,你会发现,很多所谓“银行通知”其实是冒名顶替。
拒绝私下转账
凡是要求你把钱转到个人账户、扫码支付、购买虚拟币的,一律是诈骗,正规还款只能走官方渠道。
投诉+报警
如果骚扰频繁、内容恶劣,可以向银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反诈中心举报,若已造成精神损害或经济损失,还可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创业失败,信用卡和网贷总共逾期8万多元,某天凌晨两点,他收到一条短信:“因恶意拖欠,已移交刑侦大队,明早6点上门抓捕。”吓得他整晚没睡,第二天准备“跑路”。
幸好他联系了我,我们第一时间调取了他的借贷记录、还款能力证明,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结果查明:发短信的是一个外包催收公司,根本没有执法权,我们在法院主持下达成分期调解协议,小李继续经营小店,逐步还清债务。
而那家违规催收的公司,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并责令整改。
你看,真相从来不怕查,怕的是你在恐惧中乱了阵脚。
朋友们,面对贷款逾期,最可怕的不是债务本身,而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那些“马上抓捕”的短信,不过是披着法律外衣的心理战,你要相信:法律既保护债权,也保护每一个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来不是逃避或恐慌,而是直面现实、积极沟通、合法协商,如果你实在无力偿还,也可以申请延期、分期、甚至债务重组,许多银行都有“困难客户帮扶机制”,就看你能不能理性求助。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有困难,找专业的人,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的人生节奏。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信用会受损,但尊严不能丢;
债务能协商,但底线不能破。
稳住,我们能赢。
贷款逾期被短信威胁马上抓捕?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公安机关将依法执行抓捕!”或者“系统已上报公安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