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贷款逾期,突然收到催收短信?别慌!这3件事你必须马上做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给我发消息,语气特别紧张:“哥,我手机刚收到一条‘某某金融’发来的短信,说我朋友小李的贷款逾期了,让我赶紧联系他还款,不然要影响征信……可这事跟我一点关系没有啊!这是不是诈骗?”...
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内容赫然写着“您亲友某某某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督促其尽快还款”,而这个“亲友”,是你几年前借过钱给他的老同学、一起创业的前合伙人,甚至只是朋友圈里点过几次赞的半生不熟的朋友?
更离谱的是——你压根没给他担保,也没签过任何合同,怎么就莫名其妙成了“催收对象”?是不是搞错了?还是说,这背后藏着什么法律陷阱?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透这件事:为什么你会收到这种短信?你的权利在哪里?又该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无辜牵连?
首先得说清楚:正常情况下,金融机构无权向非借款人发送催收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你既不是共同借款人,也不是担保人,甚至连借款合同都没签过字,那银行或网贷平台就没有合法依据把你列为催收对象。
但现实是,这类短信屡见不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台违规操作,打“心理战”施压
有些不良网贷公司为了逼借款人还钱,会收集借款人在注册时填写的紧急联系人信息,然后群发短信、打电话,美其名曰“提醒”,实则是施加心理压力,让你去“劝他还钱”,这种做法虽然常见,但本质上属于违法行为。
你曾无意中成为“紧急联系人”
很多人在帮朋友申请贷款时,出于信任随手填了自己的手机号作为紧急联系人,殊不知,这一填,就成了催收的突破口,注意!紧急联系人≠法律责任人,你没有还款义务。
信息泄露+精准诈骗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的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骗子冒充催收公司发短信恐吓你,企图制造恐慌,诱导你转账或透露隐私,这类情况近年来高发,尤其要警惕带链接、要求回复或威胁曝光的短信。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特别委屈,他大学室友借了三万块网贷,当时让小李留了个电话当“紧急联系人”,说“就是走个形式,不会打扰你”。
结果半年后,小李每天接到五六通催收电话,还有短信说:“你朋友欠钱不还,我们已经上报征信,你也别想好过!”最过分的一次,对方直接把小李的工作单位地址发了过来,暗示要上门催收。
小李精神崩溃,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要承担责任,后来我们介入调查,发现这家平台根本没有合规资质,也从未与小李签署任何协议,我们向监管部门举报,并发出律师函,最终平台停止骚扰,还书面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哪怕你只是个“紧急联系人”,也不能任人欺负,法律站在你这边。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你的权益受到明确保护:
换句话说,只要你不是借款人或担保人,平台对你进行催收,就是越界行为,轻则违规,重则违法。
如果你也收到了类似短信,别慌,按这三步走:
明确身份,拒绝背锅
第一时间回应:“我不是借款人,也不是担保人,请立即停止对我进行任何形式的催收。”语气坚定,不留模糊空间。
保留证据,及时投诉
把短信截图、通话记录保存好,向银保监会(12378)、工信部(12321)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如果是正规银行,投诉效果立竿见影。
必要时出手,用法律说话
如果骚扰持续不断,甚至影响到工作生活,可以直接委托律师发函,或提起侵权诉讼,法院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案例并不少见。
最后提醒一句:友情可以帮忙,但底线不能退让。借钱是别人的决定,别让它变成你的噩梦,下次朋友找你留电话?先问一句:“你要我还吗?”
真正的法律,从不惩罚无辜者。
朋友贷款逾期,我为啥收到催收短信?被连坐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内容赫然写着“您亲友某某某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督促其尽快还款”,而这个“亲友”,是你几年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