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真的会收到短信通知吗?不接电话就没事?别天真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夜里翻手机,突然看到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信用记录。”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冒汗,脑子里飞快地算着:我是不是忘了...
“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回复T退订。”
看着挺正规,语气还带着点“为你好”的提醒味儿,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哦,那我赶紧退订吧,眼不见心不烦。
但我想告诉你一句扎心的真相:退订,根本没用!
这不是提醒,这是套路;这不是服务,这是骚扰甚至违法!
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类短信背后的猫腻,让你看清楚——你以为的“退订免责”,其实是掉进坑的第一步。
很多人看到这种短信,第一反应是慌:“我最近没借钱啊,怎么就逾期了?”
第二反应是烦:“是不是诈骗?退订拉黑完事。”
但你要明白,正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从不会用群发短信的方式催收,更不会让你“回复T退订”来终止责任。
退订?那是通信运营商的功能,不是法律免责条款。
你就算把这条短信退订了一万次,只要真有债务存在,欠的钱一分都不会少,该上的征信照样上,该走的诉讼流程也不会停。
更可怕的是,很多这类短信压根就不是来自正规机构,而是冒名顶替的诈骗团伙或非法催收组织,他们伪造贷款平台名称,编造逾期信息,目的就是吓唬你,诱导你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甚至直接转账“还款”。
你一慌,一操作,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卡被盗刷,那就真是雪上加霜了。
记住这三条黄金法则:
还有一个细节特别重要:真正的催收,必须合法合规。
根据《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和《民法典》,催收不得骚扰、恐吓、侮辱借款人,也不能向无关第三人泄露信息。
那种“再不还钱就爆通讯录”“马上上门抓人”的短信,一听就是违法的,别怕,也别理。
去年杭州有个真实案例:王女士收到一条“某东金融贷款逾期”短信,显示她借款5万元未还,附带一个链接让她“立即还款”,她吓得赶紧点进去,按提示输入了身份证、银行卡和验证码,结果卡里3万元被瞬间转走。
后来查明,这个“某东金融”是伪造的钓鱼网站,短信发送方是境外虚拟号码,所谓的“贷款记录”全是虚构的,警方最终抓获了一个跨省诈骗团伙,他们靠这种手段骗了上百人,涉案金额超千万。
法院判决时明确指出:利用虚假信息诱导受害人操作,构成诈骗罪,且从重处罚。
你看,一条看似普通的“逾期短信”,背后可能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武器。
兄弟姐妹们,别再把“退订”当成护身符了。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你的冷静,就是最好的防御。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别信、别操作。
先自查账户,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发现异常立刻报警并保留证据。
合法的债务不会靠一条短信就成立,违法的催收也不会因为你退订就消失。
真正保护你的,从来不是那一个“T”,而是你清醒的头脑和懂法的底气。
我是律师老张,每天给你讲点实用的法律常识。
下次再收到这种短信,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不再上当。
——全文完——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说退订就没事?别天真了,这可能是陷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回复T退订。” 看着挺正规,语气还带着点“为你好”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