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懂这三件事再行动!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快被“雅拓邦”发来的催收短信刷屏了——“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系统即将上报央行,后果自负!”一条接一条,语气严厉得让人心里发毛,有人甚至半夜收到消息,吓...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深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这下怎么办?”
别急,今天咱们不谈冰冷的法条堆砌,也不讲那种“你应该……”的说教,作为一个天天和借贷纠纷打交道的老律师,我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陪你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因为我知道,很多人不是不想还钱,而是真的卡在了生活的夹缝里,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乱,越得冷静。
首先划重点:收到“严重逾期”的短信通知,并不代表马上会被起诉或坐牢,它更像是金融机构发出的最后一道正式警告,但请注意,这个警告一旦触发,意味着你的账户已经进入“不良资产”管理流程,接下来可能面临催收升级、上报征信、甚至被移交第三方处理。
我常跟客户说一句话:“欠钱不等于犯罪,但逃避会把小事拖成大事。”
很多人的误区是——看到催收就关机、拉黑、换号,以为眼不见心不烦,结果呢?征信黑了、被起诉了、工资卡被冻结了,最后反而付出更大代价。
到底逾期了多久?本金多少?利息怎么算?
很多人连自己具体欠了多少都说不清,建议你立刻登录APP或拨打客服,查清当前应还总额、罚息构成、是否已被上报央行征信系统,信息越透明,应对越从容。
是不是真“严重”逾期?还是平台吓唬人?
根据行业惯例,连续逾期超过90天(也就是三个月),基本会被定性为“严重逾期”,这时候银行通常会停止计息优惠、暂停分期、并将账户移交法务部门或外包催收机构,如果你才逾期一个月,却被说“严重”,那可能是话术施压,不必过度恐慌。
有没有协商空间?能不能分期或延期?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很多人不知道,哪怕已经逾期,依然可以主动联系银行申请“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业内俗称“停息挂账”),只要符合条件,银行是可以同意暂停催收、减免部分罚息、分5年60期慢慢还的,前提是你得主动沟通,而不是等对方来找你。
去年夏天,有个外卖员小李来找我,他因为父亲重病借钱治病,信用卡+网贷总共逾期近8万,每天接到十几通催收电话,老婆也闹离婚,最惨的时候,他连电动车都租不起。
但他做对了一件事——没有失联,而是拿着诊断书、收入证明和还款计划,主动去每家银行网点申请协商,我帮他整理材料时发现,其中有两家银行其实有“困难客户帮扶通道”,最终达成分期五年、免息处理的结果,另外几家也同意延长宽限期。
三年过去了,前几天他请我喝奶茶,笑着说:“王律师,我现在每个月还两千多,压力不大,生活慢慢回来了。”
你看,有时候压垮人的不是债务本身,而是面对债务时的无助感,而法律给我们的最大礼物,协商权”这三个字。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
“对于确因特殊原因导致暂时还款困难的持卡人,经持卡人申请,发卡行可与其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最长不超过五年。”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等,对方有权请求其履行。”
——但请注意,这里的“请求履行”必须依法进行,不得暴力催收、侮辱诽谤、骚扰无关人员。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催收过程中泄露你通讯录、群发短信威胁,都是违法行为!
兄弟姐妹们,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惧中选择了沉默和逃避,你要明白,金融机构要的是钱,不是你的命;法院判的是责任,不是绝望,只要你愿意面对,总有一条路能走出来。
我的建议很简单:
✅ 第一步,停止恐惧,查清账单;
✅ 第二步,主动联系,争取协商;
✅ 第三步,保留证据,防范违法催收;
✅ 第四步,量入为出,重建信用。
人生就像爬坡,谁没个喘不过气的时候?但只要你不停下脚步,就没有真正的绝境,今天的你或许负债累累,但明天的你,也可以是那个笑着还清最后一笔款的人。
别忘了,法律从不只是冰冷的规则,它更是一盏灯——照亮那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
贷款严重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懂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深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