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说你贷款逾期?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避免被假逾期坑惨了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我某笔贷款逾期了,还附了个链接让我赶紧还款,这到底是真的还是诈骗啊?”——说实话,这类问题现在太常见了,一条看似普通的“贷款逾期”短信,背后可能藏着大...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我某笔贷款逾期了,可我明明按时还了啊!这是不是诈骗?”、“收到‘逾期提醒’,但查流水又没发现漏还,现在担心影响征信,该怎么办?”——这类问题最近特别集中,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当手机突然弹出“您已逾期”的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应对?哪些是真风险,哪些是虚惊一场?咱们一步步来。
第一步:核实信息来源是否真实
现在伪基站、仿冒短信满天飞,你收到的短信,是不是以银行官方号码发来的?比如建行是95533,招行是95555,如果不是这些号码,或者后缀带链接让你点击还款,八成是诈骗!千万别点链接,更别输密码或验证码。
第二步:立刻登录官方App或网银查账单打开对应银行或贷款平台的官方App,进入“我的贷款”或“还款记录”页面,看这笔贷款的实际状态,系统里显示“已结清”或“正常还款”,那短信很可能是系统延迟、误发,甚至是催收外包公司提前预警式提醒。
第三步:查清还款卡是否扣款失败
有时候你设置了自动扣款,但卡里余额不足、银行卡过期、更换了新卡未更新信息,都会导致“你以为还了,其实没还成”,这时候虽然你主观上没有拖欠意图,但系统判定为技术性逾期,这种情况最容易“被逾期”。
举个真实案例:我有个客户小林,每月15号自动还车贷,某月他换了工资卡,忘了在贷款平台更新卡号,结果旧卡余额不够,扣款失败,第二天就收到“已逾期,将上报征信”的短信,他急得睡不着,跑来找我,我们马上联系平台客服,提供还款计划和工资流水,说明非恶意拖欠,最终平台撤回逾期上报,避免了征信污点。
所以你看,关键不是你有没有还的意愿,而是钱到底有没有到账。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准备申请房贷,银行预审通过后突然被告知:“您有一笔消费贷逾期28天,当前为M2状态。”她当场懵了,说自己一直按时还款,我们介入后调取了她的还款记录,发现原来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某次扣款时系统故障,显示“处理中”,实际未成功划款,贷款机构按规则上报了逾期。
我们立即向该机构提交了交易异常证明、银行流水、沟通记录等材料,主张此次逾期系技术原因所致,非借款人主观过错,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信息有误,有权提出异议,最终征信中心裁定撤销该条逾期记录。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哪怕是一次看似不起眼的技术性逾期,也可能成为人生重大决策的绊脚石,及时维权,至关重要。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 这是你申诉逾期错误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509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 你还款了,但对方系统没收到,责任不在你,合同义务你已尽力履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征信采集工作的通知》
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在报送逾期信息前,应尽到告知义务,并给予合理宽限期(通常为3-5天),不得“即逾期即上报”。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第一反应不该是恐慌,也不该是置之不理,正确姿势是:
✅快速验证:查官方渠道,确认是否真逾期;
✅保留证据:截图短信、保存还款记录、沟通录音;
✅主动沟通:第一时间联系贷款机构客服,说明情况;
✅及时申诉:若确属误报或技术问题,立即提征信异议;
✅预防为主:定期检查绑定银行卡状态,设置双重提醒(如日历+银行通知)。
信用是你现代生活的“隐形身份证”,一次无心之失,可能被系统放大成三年污点,但只要应对得当,法律永远站在讲理的一边。
别让一条短信,吓丢了你的理智,搞清真相,手握证据,你比想象中更有力量。
——我是张律,一个帮你把麻烦事讲明白的执业律师,下期聊“征信修复骗局”,别错过。
短信说你贷款逾期?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被误伤上征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我某笔贷款逾期了,可我明明按时还了啊!这是不是诈骗?”、...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