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怎么考?考不过怎么办?这份通关秘籍请收好!
嘿,朋友,是不是最近总刷到“当老师真香”“寒暑假太爽了”的帖子,心里也开始蠢蠢欲动,想考个教师资格证试试看?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儿掰开揉碎讲明白——教师资格证到底怎么考?流程复杂吗?笔试挂了咋办...
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朋友圈里有人晒“法考通过”的成绩单,心里既羡慕又打鼓:这玩意儿到底难不难?我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普通人,真能考得下来吗?今天咱不整那些官方套话,我就以一个老律师的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律师资格证到底怎么考?普通人有没有机会逆袭?考砸了又该怎么办?
先说结论:能考!而且每年都有大量非法本、跨专业、在职宝妈甚至40+的考生一次通过。但前提是——你得懂规则、会规划、扛得住压力。
很多人张嘴就说“我要考律师证”,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现在全国统一叫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它不是“律师证”,而是当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等法律职业的准入门槛,只有通过了法考,你才有资格去律所实习,然后申请执业证书,这才算真正拿到“律师证”。
所以第一步,别被名字绕晕了:你想当律师,必须先过法考。
很多人以为必须是法学本科才能考,错!根据司法部规定,报名条件有两个路径:
简单说:如果你是2018年前上的大学,哪怕你是学美术、体育、会计的,只要本科毕业,就能报!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跨考生”能杀出来的原因。
法考是典型的“两段式”考试:
关键点来了:必须先过客观题,才能考主观题。而且客观题成绩只保留一年——今年过了没过主观,明年还得重考客观!
说实话,三个月全职备考,有一定基础的人有机会;但如果你是纯小白,建议至少留出6-8个月,每天有效学习4-6小时。
我的学生里有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小陈,28岁,英语专业毕业,做外贸三年,完全不懂法律,她从《民法典》第一条开始啃,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知识点,晚上写案例分析,周末模考不断,半年后,她客观题201,主观题115,一次性通过。
她的秘诀就三条:
当然有!法考允许无限次报考,很多人都是二战、三战上岸的,关键是复盘:你是知识点漏洞?时间分配失误?还是心理崩溃?
我见过太多人主观题差个五六分,不是不会,是答题结构混乱、法言法语缺失、踩点不准,这时候,找一个有阅卷经验的老师帮你批改几套卷子,往往能提20分以上。
去年我辅导过一个女孩,叫李婷,师范院校毕业,自学法律两年,第一次考主观题105分——离及格线就差3分,她几乎要放弃了,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
我让她把当年的答卷拿给我看,发现她每个题都答了,但全是“大白话”,我觉得这个合同不公平”“人家明显被骗了”,没有引用法条,没有构成要件分析,也没有结论先行。
我带她重新训练答题模板:法条依据→事实匹配→法律评价,两个月后她二战,主观题112分通过。
她说:“原来不是我不行,是我一直用‘人话’答题,而考试要的是‘法言法语’。”
第九条: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
第十条:实施“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原则,2018年4月28日前已取得学籍(考籍)的考生,适用原报名条件。
法考从来不是一场“天赋测试”,而是一场信息战+执行力+心理耐力的综合较量,它不看你出身,不看你过去,只看你愿不愿意沉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啃下那些枯燥的法条,一遍一遍地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
你要相信:
每一个在深夜还在翻《刑法总论》的人,
每一个对着电脑敲下第10遍行政法案例的人,
每一个失败后咬牙再战的人——
他们终将站在法庭上,说出那句:“审判长,我方认为……”
而那一天,你的资格证,不只是张纸,
是你为自己赢得的话语权,
是你向世界宣告:我,有能力守护公平。
别问“我能行吗?”
去问:“我今天学了吗?”
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朋友圈里有人晒“法考通过”的成绩单,心里既羡慕又打鼓:这玩意儿到底难不难?我一个非法律专业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