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逾期了怎么办?短信来了别慌,3步教你止损又保征信!
“律师哥,我刚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说我的助学贷款逾期了,这可怎么办?会不会影响我找工作?会不会被起诉?”看得出来,大家真的挺焦虑的,毕竟,助学贷款是很多人人生第一笔“正经”债务,当初申请时可能没太...
最近总有朋友私信我:“律师,我信用卡/网贷逾期了,手机快炸了,一天七八条催收短信,说什么‘已上报央行’‘移交法务’‘起诉坐牢’……我都快崩溃了,是不是真要出大事了?”
说实话,看到这些短信内容,别说你吓,我都替你气——不少催收短信压根就是“情绪勒索”,打着法律旗号,干的却是恐吓威胁的勾当,今天我就来给你扒一扒:贷款逾期后,那些催收短信到底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唬人的?你又该怎么应对,才能既不激化矛盾,又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征信?
我翻过上百条客户收到的催收短信,总结下来,套路惊人地一致:
“您已严重逾期,征信记录已同步央行,影响子女入学、考公!”
“案件已移交法务部门,24小时内不处理将提起诉讼!”
“最后通牒!否则将联系紧急联系人及单位领导!”
听着是不是一身冷汗?但我要告诉你:这些话,80%以上是虚张声势。
为什么这么说?
征信上报有严格流程和时间点,不是你说报就报的,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金融机构必须在逾期超过一定天数(通常是连续逾期30天以上)并履行告知义务后,才能将信息报送至征信系统,很多刚逾期几天就被“已上征信”吓住的人,其实根本还没到上报节点。
所谓的“移交法务”“即将起诉”,99%是催收话术,真正的司法程序启动前,银行或平台必须经过内部审核、债权确认、委托律所等一系列流程,哪有动不动就“明天就起诉”的道理?更别说“影响子女入学”这种纯属无稽之谈——我国法律从不搞“连坐”。
第一步,请你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深呼吸,别被情绪牵着走,短信再多,也改变不了事实本身:你现在的问题是“欠钱没还”,而不是“马上要坐牢”。
面对逾期,光害怕没用,关键是要行动,我给所有客户的建议,都是这三步:
先别急着还款,确认这笔债到底该不该你还,打开银行APP、贷款平台账户,查清楚:
如果发现平台乱收费、利率超过法定上限(比如年化超14.8%的民间借贷),你可以依法主张减免。
很多人怕跟银行沟通,觉得“我错了就没资格谈条件”,错!逾期≠失去话语权。
你可以主动拨打客服电话,说明困难原因(失业、疾病、家庭变故等),申请:
银行最怕的是坏账,只要你表现出还款意愿,他们大概率愿意谈,我有个客户逾期4万,主动沟通后,银行不仅免了2万罚息,还给了3年分期。
如果催收开始骚扰你家人、发侮辱性短信、P图威胁,立刻录音、截图、保存所有记录。
这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你可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甚至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赔偿精神损失。
我的当事人小李,因为创业失败,两张信用卡累计逾期5.8万,短短两周,他收到了200多条催收短信,还有人冒充“法院执行局”打电话,说他“涉嫌诈骗”,要把他列入失信名单。
他一度想破罐子破摔,直到找到我。
我们做了三件事:
结果:银行撤回催收委托,重新协商为每月还1500元,三年结清;催收公司被处罚,小李还拿到了3000元精神损害赔偿。
你看,不是你弱,而是你不懂法,一旦拿起法律武器,对方立马怂了。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最后我想说:谁还没个难的时候?一时还不上,不等于一辈子翻不了身。
真正决定你未来走向的,不是那几条催收短信,而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
别被恐惧绑架,别因羞耻沉默。
正视债务,合法协商,保留证据,必要时果断求助专业力量——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担当。
你不是“老赖”,你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而法律,永远站在理性与尊严这一边。
如果你正在被催收困扰,不妨先做一件事:
把今天的短信截图保存,然后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还能救自己。
我是律师老陈,下次见。
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搞懂催收套路,这3步能帮你止损又保征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总有朋友私信我:“律师,我信用卡/网贷逾期了,手机快炸了,一天七八条催收短信,说什么‘已上报央行’‘移交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