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教你三步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启动法律程序!”?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我什么时候贷过款?是不是记错了?还是……被人冒名贷款了?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类“逾期短信”的真相,教你如何冷静应对、保护自己。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教你三步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


先别慌,搞清楚这三条最关键

第一步:查证来源真不真

首先问自己:你最近真的申请过贷款吗?有没有在某些APP上点过“测额度”“极速放款”之类的按钮?很多平台在你轻轻一点时,就已经获取了你的个人信息授权,甚至悄悄给你预授信了,但这不代表你一定借了钱。

重点来了——看短信发件人!正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的通知,通常是通过官方短信号码(如95开头或106开头带机构名称的号码),而不是莫名其妙的一串数字或者“XX金融客服”。

如果你收到的是“+852”“00852”这种境外号码,或者是乱七八糟的虚拟号段,那基本可以判定是诈骗短信

第二步:主动核实,别点链接

千万别看到“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就手滑点进去!这些链接往往跳转到高仿网页,诱导你输入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一旦提交,账户分分钟被掏空。

正确做法是:打开你常用的贷款平台App,或直接拨打该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注意!不是短信里给的电话!),亲自查询账户状态。

第三步:警惕“征信受损”恐吓话术

“再不还就上征信”“将起诉你”“列入失信名单”……这些话听着吓人,但你要知道:
任何合法的催收行为,都必须建立在真实借贷关系存在的基础上,上征信不是随便说说就能上的,必须经过正式流程,由金融机构上报央行征信系统。

如果根本没借钱,却被说“逾期”,那你不是欠债人,而是潜在受害者


以案说法|她差点被骗走3万,只因多问了一句

我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易贷’平台借款5万元已逾期90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移交法务部门处理。”她吓得不行,因为她确实几年前在一个小贷平台注册过,但没借过钱。

她本来准备按短信里的链接操作“协商还款”,但在最后一刻,她想起之前看过我的普法视频,于是打给我咨询。

我们立刻做了三件事:

  1. 登录她的征信报告,发现根本没有这笔贷款记录;
  2. 拨打“某易贷”官网客服,对方明确表示:系统无此借款信息;
  3. 公安机关报案,确认这是典型的仿冒催收诈骗

后来查明,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她的基本信息,伪造了“逾期通知”,企图利用恐惧心理骗她转账,幸好她及时警觉,避免了损失。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情绪一上来,理性就容易下线,而骗子,专挑你慌的时候下手。


法条链接|这些权利,法律给你撑腰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明确规定: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在催收环节,《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也明确禁止:

  • 虚构事实威胁借款人
  • 使用误导性、恐吓性语言
  • 冒充司法机关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用虚假逾期信息恐吓你,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律师总结|记住这三点,稳住就不怕

  1. 凡是让你恐慌的,先按下暂停键,真正的合法催收不会靠吓人吃饭,更不会半夜发短信逼你还钱。
  2. 不点链接、不回信息、不透露验证码,所有操作必须通过官方渠道完成。
  3. 怀疑被冒名贷款?立即查征信 + 报警 + 维权,你有权要求金融机构说明情况,也有权追究信息泄露源头的责任。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法律从不保护慌张的人,但永远站在清醒者这一边。

你不怕事,事才怕你,遇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急着自责或恐慌,先冷静下来,用对方法,你比想象中更有力量。

——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顾问老张,下次见。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教你三步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婚后多久容易离婚?婚姻危机预警与应对策略
« 上一篇3分钟前
×
07
2025 10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教你三步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启动法律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