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别慌,这短信到底是真是假?

金融债务33秒前1

收到桂林银行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误判?一文说清你的应对策略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来自“桂林银行”的短信:“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一瞬间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明明记得自己还了啊,怎么就逾期了?是不是搞错了?会不会上征信?会不会被起诉? 别急,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金融法律律师,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带你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不是所有“逾期短信”都等于“你真欠钱”,更不是每条催收信息都必须马上跪着还,关键是要冷静判断、精准应对**。

第一步永远是核实信息真伪,现在诈骗猖獗,很多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发短信,诱导你点链接、输密码、转账汇款。

一、先别慌,这短信到底是真是假?

✅ 正规银行发送的逾期通知,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短信号码为官方客服号(如95或106开头的认证号码);
  • 不含不明链接或二维码;具体,包含贷款账户尾号、逾期金额、应还日期等;
  • 不会要求你立即通过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

⚠️ 如果短信写着:“点击链接查看账单”“扫码立即还款免罚息”,那基本可以判定是诈骗!千万别点!

建议:直接拨打桂林银行官方客服电话(96299),转人工服务,报上身份证和卡号,让工作人员查一下真实还款状态。


如果真逾期了,怎么办?

如果你确认确实没按时还款,哪怕只差一天,系统也可能自动标记为“逾期”,这时候别想着装死逃避,正确的做法分三步走:

  1. 立刻补缴欠款
    越快越好,哪怕是凌晨两点收到短信,第二天一早也要把钱存进去,现在很多银行支持实时扣款,还完后系统会在几个小时内更新状态。

  2. 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
    打电话给桂林银行贷后管理部门,诚恳解释原因——比如工资延迟到账、忘记自动扣款失败、生病住院等合理理由,态度要好,但不必低声下气,你是客户,也是债务人,有权利争取人性化处理。

  3. 申请撤销逾期记录(关键!)
    特别提醒:首次轻微逾期(比如只晚了一两天,且金额不大)是有机会申请“征信异议”或“非恶意逾期证明”的!

我曾代理过一位客户,因手机停机未收到还款提醒,导致信用卡晚还3天,他及时还清后向银行申请说明,最终银行出具了一份《非恶意逾期情况说明》,成功避免了征信污点。


要是根本没借钱,却收到逾期短信?

这种情况更要注意!可能是以下几种风险:

  • 身份信息被盗用,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贷款;
  • 银行系统错误,将他人账户关联到了你名下;
  • 第三方合作机构数据错乱。

👉 应对方法: 立即持身份证到桂林银行任意网点打印个人信用报告(或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询),确认是否存在该笔贷款记录。

一旦发现非本人申请的贷款,请当场提出异议申请,并报警备案,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和证据,后续可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 以案说法|她没借钱却被催收两年,最后银行赔了精神损失费

我的当事人李女士,从2022年起频繁接到桂林某支行的催收电话,称其有一笔5万元消费贷逾期,可她从未办过这笔贷款。

我们调取她的征信报告发现:确有一笔贷款登记在她名下,放款时间为2021年10月,签字影像模糊不清,经警方介入调查,原来是她在一家中介公司办理公积金提取时,对方偷偷复制了她的身份证件,并伙同银行内部人员违规开户放款。

最终法院判决:

  • 贷款合同无效;
  • 银行未尽审核义务,承担主要过错;
  • 判令银行删除不良征信记录,并赔偿李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8000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银行不是绝对权威,也有犯错的时候,当你遭遇不公,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你必须知道

  1.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2.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提出异议,征信机构应当在20日内核查处理。

  3. 《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六条
    银行发放贷款,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资信,确保借贷行为真实合法。

  4.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盗用身份证件罪)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盗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护照等,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 律师总结|面对逾期短信,记住这五个字:信、查、联、留、诉

  • :相信自己,不要一看到“逾期”就自乱阵脚;
  • :查真伪、查账户、查征信,掌握第一手事实;
  • :主动联系银行,争取协商空间;
  • :保留通话录音、短信截图、还款凭证等证据;
  • :一旦权益受损,果断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债务不可怕,无知才致命。”

在这个信用即资产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既守信履约,也懂法护己,一条短信,可能只是乌龙一场;但也可能是一场身份危机的开端,唯有清醒、理性、依法应对,才能守住自己的名誉与未来。

如果你正被类似问题困扰,欢迎留言交流,我是律师老陈,专注金融纠纷七年,只讲真话,不说套路。

一、先别慌,这短信到底是真是假?,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逾期了怎么办?哪里可以咨询专业帮助?
« 上一篇55秒前
×
12
2025 10

一、先别慌,这短信到底是真是假?

收到桂林银行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误判?一文说清你的应对策略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来自“...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