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信贷款逾期短信是真是假?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云南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某个链接]处理,否则将上报征信并追究法律责任。” 心跳瞬间加速——我什么时...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赶紧翻APP查账——可账户明明正常啊?这到底是提醒,还是陷阱?
现在啊,这种“贷款逾期短信”满天飞,真假难辨,有人吓得连夜筹钱转账,结果发现被骗;也有人不当回事,真逾期了还浑然不觉,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些短信到底靠不靠谱?怎么判断真假?又该怎么应对?
说实话,我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咨询电话,都是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你要知道,正规金融机构发催收信息,绝不会这么“吓人”。
真正的贷款机构——不管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正规网贷平台——在催收上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他们不会动不动就说“立即起诉”“冻结账户”“列入黑名单”,更不会用“最后警告”“今日结清”这类充满紧迫感的话术来逼你。
反倒是那些诈骗分子,最喜欢打“心理战”,他们深谙人性弱点:一提“征信”你就紧张,一说“报警”你就腿软,所以他们的短信往往具备几个典型特征: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立刻转账、扫码、点击链接的“逾期通知”,99%是诈骗。
真正来自正规机构的提醒,通常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确定,最稳妥的办法是:不要回短信,也不要点链接,直接打该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我建议大家平时就把常用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存进手机,关键时刻能救命。
也确实有人是真的忘了还款,看到短信才反应过来,这时候别自乱阵脚,更别想着“装死就没事”。
逾期一天和逾期三个月,后果天差地别,轻则产生罚息、影响信用评分;重则被列为失信人,坐不了高铁、贷不了款,甚至影响孩子读书、考公。
我的建议是: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收到一条“某银行贷款逾期”的短信,附了个链接,她点进去一看,界面跟银行官网几乎一模一样,还显示她“欠款8.6万元”,她吓得赶紧操作“还款”,转了五万块过去,结果对方立马失联。
我们调取证据发现,那个链接根本不是银行官网,而是一个高仿钓鱼网站,骗子利用技术手段伪造了短信发送号码,连页面细节都做得极其逼真,最终警方抓获了三人团伙,但钱已经追不回来了。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痛心——如果李女士当时多问一句客服,或者哪怕百度一下那个号码,都不至于被骗。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信息。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规定,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银保监会也多次发文强调,金融机构必须规范催收行为,禁止暴力催收、虚假恐吓,如果你遭遇假冒催收,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面对“贷款逾期短信”,最关键的不是急着还款,而是保持清醒。
真通知不怕查,假消息经不起问。
记住三句话:
✅不点陌生链接
✅不输银行卡密码
✅不听信威胁话术
遇到可疑信息,第一时间打官方电话确认。
真逾期了,坦诚面对、积极处理;
被诈骗了,立刻报警、保存证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守住底线思维。
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的钱包,更别让它吓垮你的心态。
你值得拥有安心的生活,从学会辨别真假开始。
贷款逾期短信是真是假?收到催收通知先别慌,教你一眼识破骗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