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短信突然轰炸?别慌!先搞清楚这3件事再行动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记录!”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像连环炮一样砸过来,点开一看,截图里红字加粗,“逾期金额...
最近老张半夜被一连串短信吵醒,手机“叮叮”响个不停:“您尾号8832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系统检测到您的借款存在违约风险,可能采取法律措施”……一条比一条吓人,他一头雾水:明明上个月还了款,怎么就“逾期”了?第二天去银行查记录,才发现是自动扣款失败,而自己没留意余额不足。
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其实每天都在上演,很多人收到“贷款逾期短信”第一反应是慌、是怕、是自责,甚至有人直接点开短信里的链接“紧急处理”,结果掉进诈骗陷阱,今天咱们不绕弯子,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来给你掰扯清楚——贷款逾期短信到底怎么回事?你该信吗?又该怎么应对?
首先得问一句:这条短信是谁发的?
✅正规渠道短信:通常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或正规网贷平台通过官方号码(比如95开头或106开头+备案号)发送,内容规范,有具体贷款合同编号、金额、逾期天数,且不会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高危预警短信:用个人手机号发的、带奇怪链接的、语气恐吓的(如“三天内不还就上门”、“冻结所有账户”)、要求点击“还款通道”的,大概率是催收外包公司甚至诈骗分子在打擦边球。
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用威胁性语言逼你还钱,更不会让你扫二维码或点链接操作还款。
很多人以为“只要晚一天,征信立马黑”,错!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只有连续逾期超过90天,或者累计逾期6次以上,才可能被列为“严重失信”,大多数正规机构会在逾期后给一个“宽限期”(一般是3-5天),期间不计罚息也不上报征信。
但注意:一旦过了宽限期仍未还款,银行就会把数据上传至央行征信系统,留下“逾期记录”,这个记录会保留5年,直接影响你以后买房、买车、办信用卡。
收到逾期短信后,第一时间不是解释,而是核实还款状态:是不是扣款失败?是不是卡里余额不够?有没有设置自动还款但卡过期了?
现在有些平台打着“助贷”旗号,实则放高利贷;有的则是P2P转型后遗留的债权被层层转包,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借过钱,突然就收到催收短信。
这时候一定要做三件事:
合法的催收只能通过电话、短信提醒,不能辱骂、威胁、泄露隐私。
如果你确认确实逾期了,别硬扛,也别破罐破摔,正确的做法是:
记住一句话:早一天处理,少一分损失;拖得越久,雪球滚得越大。
最近出现一种新型骗局:骗子冒充银行客服,说你有笔贷款逾期,但只要你“配合验证资金流水”,就能帮你撤销记录,于是诱导你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这完全是套路!
任何以“消除征信记录”为由让你转账的,都是诈骗!征信记录无法人为删除,除非是银行错误上报,需走申诉流程。
李女士某天突然接到多个平台的逾期催收短信,称她借了三万多元网贷,已逾期半年,可她从没注册过这些app,她吓得赶紧报警,警方调查发现:原来她的身份证曾遗失,被人拿去注册了虚假账号并借贷,属于典型的“身份盗用型贷款”。
我们代理她向涉事平台提出异议,要求停止催收并撤销不良记录,最终平台因未能履行身份核验义务,被判承担主要责任,李女士无需还款,征信也被修复。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收到逾期短信,别默认就是自己的错,先查证,再回应,必要时果断维权。
贷款逾期短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盲目应对。
它可能是提醒,也可能是陷阱;可能是疏忽所致,也可能是身份被盗。
作为普通人,你要做的不是恐慌,而是冷静核查、理性沟通、依法维权。
记住三个原则:
👉 不轻信陌生短信,
👉 不随意点击链接,
👉 不逃避真实债务。
真正可怕的不是一次逾期,而是你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决定。
保持清醒,守住底线,法律永远站在讲理的人这边。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仅供普法参考,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贷款逾期短信突然轰炸?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老张半夜被一连串短信吵醒,手机“叮叮”响个不停:“您尾号8832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