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短信突然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

金融债务35秒前1

最近是不是手机一震,心里就咯噔一下?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XX天,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这类短信来得猝不及防,像一把小锤子,每天轻轻敲打你的神经,有人吓得睡不着觉,有人干脆关机逃避,还有人稀里糊涂点了短信里的链接,结果越陷越深。

作为执业十几年、经手过上千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我今天想和你掏心窝子聊一聊: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到底该怎么办?不是教你逃避责任,而是帮你理清思路、守住底线,把危机变成转机。

贷款逾期短信突然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


别急着还钱,先确认三件事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转账,生怕征信被拉黑,但我要提醒你:情绪冲动下的决策,往往最伤人。

第一件事:这笔贷款真的存在吗?
现在伪冒贷款平台太多了,有些短信压根不是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发的,而是诈骗团伙用技术手段伪造的“催收通知”,他们目的就是吓你,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套取你的身份证、银行卡甚至验证码。

👉 怎么判断真假?

  • 查看短信发送号码是不是官方客服号(比如95开头或106开头的认证号码);
  • 登录你常用的贷款APP或银行官网,直接查还款记录,别点短信链接;
  • 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千万别回短信里的电话!

第二件事:逾期时间、金额对不对?
有时候系统出错、还款延迟入账,也会触发“误报逾期”,我就遇到过一位客户,明明按时还了款,却收到逾期短信,一查才发现第三方支付通道延迟结算,导致平台系统误判。

你要核对清楚:

  • 实际逾期几天?
  • 是本金没还,还是利息/手续费出了问题?
  • 是否有宽限期?有的平台给3天缓冲期,不算真正逾期。

第三件事:有没有被暴力催收或威胁?
合法催收只能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你还款,不能辱骂、恐吓、泄露你隐私,更不能骚扰你的家人朋友。
如果你收到“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把你照片发朋友圈”之类的威胁信息,这是违法的!保留证据,随时可以报警或投诉。


以案说法:一个主妇的“逾期噩梦”如何逆转

去年夏天,杭州李女士给我打电话时几乎崩溃,她借了一笔8万元的消费贷,因孩子突发重病,暂时断供两个月,结果不仅天天接到催收电话,连她丈夫单位都收到了“欠债不还”的匿名信。

更离谱的是,第三方催收公司把她微信聊天记录截图群发给亲戚,说她“装可怜骗同情”,李女士一度想轻生。

我接手后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1. 向贷款机构正式发函,说明家庭变故属于不可抗力,申请延期并暂停催收;
  2. 收集所有骚扰证据,向银保监会和公安报案,追究催收公司侵犯隐私和侮辱诽谤的责任;
  3. 协助她与平台协商“分期补还+减免部分罚息”的方案。

三个月后,事情圆满解决,贷款还清了,催收停止了,更重要的是,她的名誉得到了恢复,一家人的生活重回正轨。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法律从不保护沉默的人,但永远站在理性维权者这边。


法条链接:这些权利你必须知道

  •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禁止催收人员使用暴力、恐吓、侮辱性语言,不得联系无关第三人施压。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记录有误,有权提出异议,相关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并回复。
  •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特殊原因导致还款困难,可与银行协商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最长可达5年。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你面对压力时最硬的底气。


律师总结:逾期不可怕,失控才危险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谁还没个难的时候?
一次失业、一场大病、一段感情破裂,都可能让我们暂时喘不过气,但请记住,贷款的本质是契约,而不是枷锁。

当你收到逾期短信时,请不要自责,也不要恐慌,冷静下来,做三件事:
✅ 核实真伪,防止被骗;
✅ 梳理事实,搞清责任;
✅ 主动沟通,依法协商。

真正的成熟,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知道怎么站起来。
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始终是你身后最坚实的防线。

如果此刻你正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不妨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
“我可以解决它。”
而我会在这里,陪你一起面对。

贷款逾期短信突然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后多久可以签户口?办理时遇到问题怎么办?
« 上一篇5分钟前
×
16
2025 10

贷款逾期短信突然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

最近是不是手机一震,心里就咯噔一下?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XX天,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