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企业不给员工怎么处理

普法百科3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当企业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员工可先与企业协商索要;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企业改正;若给员工造成损害,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也可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企业不给员工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该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员工可以尝试与企业进行友好协商。以平和的态度向企业说明劳动合同对自身的重要性,如办理社保、申请贷款、证明劳动关系等方面都可能会用到,请求企业给予属于自己的那份劳动合同。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在员工合理的要求下会提供合同。

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行政部门。员工可以准备好能证明自己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详细说明企业不给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企业进行调查,一旦查实企业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企业改正,要求企业将劳动合同交给员工。

若企业的这种违法行为给员工造成了实际损害,比如因没有劳动合同无法及时办理社保转移导致的社保断缴损失等,员工有权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员工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损失的证据,如社保补缴费用明细等,与企业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员工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员工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如果员工的诉求合理合法,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支持员工的请求,要求企业提供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分享举报
员工自离不结算工资合法吗没劳动合同
« 上一篇3小时前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有多久
下一篇 »3小时前
×
09
2025 10

劳动合同企业不给员工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当企业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员工可先与企业协商索要;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企业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