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工作时间如何界定

普法百科3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中的工作时间一般包括法律及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此外,与工作相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间、因工外出时间、加班时间等也可认定为工作时间。

标准工作时间是基础。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通常会按照这个标准,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制定具体的工作时间安排,员工在这个规定时间段内工作受伤,一般会被认定为工伤。例如,某工厂规定员工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为工作时间,员工在上午工作时被机器弄伤,就符合在标准工作时间内受伤的情形。

与工作相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时间也属于工伤认定的工作时间范畴。在工作前后,为了开展正式工作或者结束工作后的合理整理,进行必要的准备或收尾工作而受伤,也能认定为工伤。比如,工厂工人在上班前进行设备调试、清洁工作场地,下班后对设备进行保养、清理工具等,在这些过程中受伤,可认定为工伤。

因工外出时间也是工作时间的一种特殊形式。员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如果发生伤害事故,同样会被认定为工伤。例如,销售人员外出拜访客户,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受伤,就属于因工外出时间受伤。

加班时间同样受法律保护。员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这段加班时间也属于工伤认定的工作时间。如果员工在加班过程中受伤,只要符合工伤认定的其他条件,就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虽然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但只要是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受伤,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的工作时间界定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来判断。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分享举报
公司裁员赔偿金是按税前还是税后
« 上一篇3小时前
因病不能上班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下一篇 »3小时前
×
09
2025 10

工伤认定的工作时间如何界定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中的工作时间一般包括法律及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此外,与工作相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