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普法百科2小时前1
法律解析:

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在主体、法律性质、受国家干预程度、争议解决程序等方面存在区别。

一、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也适用劳动合同法。而雇佣合同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二、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劳动法属于社会法的范畴,其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弱者的合法权益。而雇佣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的范畴,遵循意思自治、等价有偿等民法原则。

三、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的内容除当事人自行约定以外,国家常以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规定,如工作时间、劳动保护、最低工资标准等,都必须遵守国家的规定。而雇佣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合同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即可,国家干预程度相对较小。

四、争议解决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实行仲裁前置程序。而雇佣合同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无需经过仲裁程序。

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除某些法定情形外,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而在雇佣合同中,雇主解除合同是否需要支付补偿,一般取决于合同的约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通常无需支付补偿。

综上所述,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准确区分,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分享举报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几天通知
« 上一篇2小时前
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下一篇 »2小时前
×
09
2025 10

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法律解析: 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在主体、法律性质、受国家干预程度、争议解决程序等方面存在区别。 一、主体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