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怎么算?一文读懂个人和企业纳税计算方法
"工资、奖金、经营所得……税收到底怎么算?不同收入如何计税?" 原创文章内容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税收的计算方法可能仍然是个谜,...
个人经营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即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再根据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个人经营所得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等。
在计算个人经营所得税时,第一步要明确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第二步,查找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个人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500;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0500;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40500;超过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65500。
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使用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例如,某个体工商户年度经营所得收入总额为50万元,成本、费用及损失共计30万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50 30 = 20万元。对应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0500元,应纳税额=200000×20% 10500 = 295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计算。个人经营所得税一般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法律解析: 个人经营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即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