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形式怎么填?这些细节不注意可能吃大亏!
用工形式有哪些?怎么填才正确? 用工形式一般指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类型,常见的包括: 全日制用工(标准劳动关系) 最常见的形式,即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不超过...
公司让你签合同,人事甩过来一张表,上面写着“用工形式”四个字,下面列着“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非全日制”“实习”“劳务协议”……你懵了,随便勾了一个,心想:“反正都是干活,填啥不一样?”
可你知道吗?就因为这一勾,可能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交社保、出了工伤谁负责、被辞退有没有赔偿,甚至影响你买房买车、孩子上学的资格,别小看这四个字——用工形式填错了,轻则少拿钱,重则人财两空。
咱们不整虚的,用大白话把“用工形式”这个事儿掰开揉碎讲清楚,帮你避开那些藏在表格里的“隐形雷”。
先来认识几个最常见的选项:
劳动合同制(标准劳动关系)
这是最“正经”的用工形式,你和公司签劳动合同,公司给你发工资、缴五险一金,你享受法定节假日、年假、产假、工伤待遇……所有《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权利你都有。
✅适合:全职员工、长期稳定岗位。
劳务派遣
你和A公司(派遣公司)签合同,但实际在B公司上班,听起来像“中介介绍”,但法律上你是A公司的人,一旦出事,责任划分容易扯皮。
⚠️注意:用工单位不能把核心岗位都用派遣工,否则违法。
非全日制用工
比如每天只干4小时,按小时计薪,可以不签书面合同,但必须明确工作时间、报酬,这类员工通常不享受带薪年假、经济补偿。
💡关键点: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
实习/见习
一般是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这时候你不属于“劳动者”,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出了事,只能按民事侵权索赔。
❌风险提示:别让公司用“实习”名义长期压榨劳动力。
劳务协议(承揽、外包)
看似自由,实则高危,你不是员工,是“合作方”,公司不给你交社保,也不管你生病受伤,干完活结账走人,没赔偿、没加班费。
🚨警惕:有些公司打着“灵活用工”旗号,让你签劳务协议,实则管理方式完全按员工来——这就是典型的“假外包、真用工”。
是否受管理
如果你每天打卡、接受考勤、服从领导安排、有固定岗位职责——那你本质上就是劳动者,就应该签劳动合同,别被“劳务合作”忽悠了。
看收入发放方式
按月固定发工资?那大概率是劳动关系,如果是项目结算、报销制、自己开发票——可能是劳务或承揽,风险自担。
看公司是否为你缴纳社保
只要是劳动关系,公司就必须依法缴社保,如果对方说“我们是灵活用工,没法交”,那你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在逃避法律责任。
小林是一名设计师,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两年,一直通过第三方平台接单,签的是《设计服务协议》,每月按项目结算费用,公司也没给她交社保。
有一天,她在加班赶图时从椅子上摔下来,导致手腕骨折,她去找公司报销医药费,却被HR一句话怼回来:“你是外包人员,跟我们没有劳动关系,出了事自己负责。”
小林不服,申请劳动仲裁,结果仲裁委调取了她的工作记录:每天打卡、参加晨会、接受绩效考核、使用公司邮箱和系统……最终认定:虽然签的是劳务协议,但实际存在人格从属、经济从属和组织从属,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公司不仅被判赔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还补缴了两年社保,并支付了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总共赔了近8万元。
👉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合同名称不重要,关键看实际用工方式!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该怎么填,根本不用走到打官司那一步。
朋友们,别再觉得“用工形式”只是走个流程,它就像一份人生的“契约起点”,填对了,进可维权、退可保障;填错了,可能连基本的安全网都没有。
我的建议很实在:
✅ 如果你是长期、全职、接受管理的劳动者,请坚持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确认公司为你缴纳五险一金。
⚠️ 如果对方非要你签“合作协议”“承揽合同”,一定要问清楚:为什么不是劳动合同?有没有社保?发生意外怎么办?
🔍 遇到模糊地带,保留工作证据:聊天记录、打卡截图、会议纪要、工资流水——这些都可能成为日后维权的关键。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不是在填一张表,而是在选择一种身份、一种保障、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别怕麻烦,该较真的时候,就得硬气一点,毕竟,你的辛苦和尊严,值得被认真对待。
用工形式怎么填?选错了赔钱又背锅,一文讲透避坑指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公司让你签合同,人事甩过来一张表,上面写着“用工形式”四个字,下面列着“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非全日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