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打成轻伤,会坐牢吗?法律怎么判?
咱们中国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好,但有些家长可能一时气急了,或者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不打不成器”,就对孩子动了手,可您知道吗?管教孩子一旦过了火,造成了身体伤害,特别是达到了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揪心的话题——“打孩子”,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时代不同了,法律对这块儿是怎么规定的,您真的清楚吗?万一失手,打孩子打成了轻伤,会不会因此坐牢?法律到底会怎么判?这可不是小事,咱们得掰扯清楚。
咱们得明确一点,“打孩子”绝对不是家务事那么简单,很多家长可能觉得,我自己的孩子,我教训一下怎么了?“不打不成器”嘛!但您知道吗,法律意义上的“轻伤”,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擦破点皮、红肿一下”那么轻松,它是有严格的医学鉴定标准的,比如骨折、伤口达到一定长度、或者影响了某些器官功能等等,具体得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别以为“就轻轻打了一下”没事,一旦达到“轻伤”级别,性质就可能完全变了。
打了孩子致轻伤,到底会不会判刑呢?这得分情况看:
如果是外人打了别人家的孩子致轻伤:这没说的,妥妥的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就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时候,判刑是肯定的,除非有什么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
如果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打了自己的孩子致轻伤:这就复杂一些了,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很多父母可能是“恨铁不成钢”,一时冲动下了重手,法律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确实会考虑到家庭关系、教育方式等因素,但这绝不意味着父母可以随意殴打孩子。
核心思想就是:打孩子致轻伤,是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的,具体要看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与孩子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暴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是合格的教育方式。
案情简介:张先生(化名)的儿子小明(化名,10岁)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天晚上,张先生发现小明又在偷偷玩手机游戏,顿时火冒三丈,他一把夺过手机摔在地上,随后情绪失控,拿起身边的鸡毛掸子对着小明的背部、腿部一顿抽打,边打边骂,小明哭喊求饶,但张先生当时正在气头上,没有停手,直到小明疼得在地上打滚,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下手太重。
事后,小明的母亲发现孩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还有几处皮肤破损,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经法医鉴定,小明身上的多处软组织损伤及表皮挫裂伤,构成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的“轻伤二级”,小明的母亲又心疼又气愤,最终选择了报警。
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先生因教育子女方法不当,故意非法损害年仅10岁的儿子小明的身体健康,致其轻伤二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考虑到张先生系小明的亲生父亲,案发后有明显的悔罪表现,积极承担了小明的全部医疗费用,并取得了小明及其母亲的谅解,且系初犯、偶犯,综合以上情节,法院最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先生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律师点评:这个案子很典型,张先生并非恶意虐待孩子,初衷可能也是想让孩子“长记性”,但一时冲动,行为失控,造成了轻伤的后果,最终还是触犯了刑法,缓刑虽然不用实际关押,但“犯罪记录”这个污点是留下了,这对张先生本人,对孩子,对整个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耐心和正确的方法远比拳头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虐待被监护人、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各位家长,聊到这儿,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个数了。
“打孩子”不是小事,可能犯法:千万别再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轻则可能面临治安处罚(比如罚款、拘留),重则如今天所说,致轻伤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留下案底,影响自己和孩子的未来。
“轻伤”有标准,不是凭感觉:是否构成轻伤,要由法医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鉴定,不是家长自己觉得“不重”就没事。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爱之深,责之切,可以理解,但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沟通、引导、以身作则,都比简单粗暴的打骂有效得多,暴力不仅可能给孩子身体造成伤害,更会留下心理阴影,影响亲子关系。
遇到问题,寻求帮助:如果觉得孩子难管,自己情绪控制不住,或者家庭关系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别让一时的冲动酿成终身的遗憾。
发现虐待,及时制止:如果发现身边有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要勇敢地向有关部门(比如居委会、村委会、公安机关、妇联等)反映,保护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法律是底线,亲情是港湾,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也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合格的监护人,用正确的方式守护孩子的未来,有法律问题,随时咨询专业律师,别自己扛着。
打了孩子致轻伤,会坐牢吗?法律怎么判?,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揪心的话题——“打孩子”,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