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鉴定到底是咋回事儿?流程、作用一次讲清楚!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小摩擦可能升级成肢体冲突,一旦有人受伤,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伤得重不重?”“算不算轻伤?”这里说的“轻伤”,可不是咱们平时随口说的“擦破点皮,没事儿,轻伤!”那么简单,它...
大家伙儿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些磕磕碰碰,万一真遇上点儿事儿,比如被人打了,或者出了交通事故,去医院一检查,法医鉴定说是“轻伤”,这时候,很多朋友心里就犯嘀咕了:“轻伤?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能评上伤残了?能赔多少钱啊?”
哎,您还真别把“轻伤”和“伤残”划等号,这俩可不是一回事儿!我就用大白话给您掰扯清楚,轻伤之后,这伤残到底是怎么认定的,让您心里有个数。
咱得明白,“轻伤”是个啥?这通常是《刑法》里的概念,主要用来判断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比如说,打架斗殴,把人打成轻伤,那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了,但“伤残”呢,这是民事赔偿里的概念,说的是受伤之后,对身体功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以及这个影响对以后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简单说,轻伤不一定就等于能评上伤残,伤残也不是光看伤的轻重,更要看这伤对您以后的日子造成了多大的麻烦。
那到底啥样的伤才能评上伤残呢?咱们国家有专门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这可是个硬杠杠,从一级到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得达到一定的功能障碍才能评上。
认定伤残,到底看啥?
那具体咋个流程去认定伤残呢?
得等到伤情稳定了,治疗终结了,才能去做伤残鉴定,不是说今天受伤了,明天就能去评。
律师提醒几句:
以案说法:
就说前两天,我一个朋友小李,在工地上不小心被掉下来的工具砸到了脚,造成了脚趾骨骨折,当时医院诊断是“轻伤”,小李就很着急,问我:“律师,我这都轻伤了,肯定能评上伤残吧?至少十级?”
我让他先别着急,等治疗结束,伤情稳定了再说,后来,小李恢复得不错,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脚趾活动基本正常,走路、干活儿也没啥大影响,我帮他联系了鉴定机构,结果出来,不构成伤残等级。
为啥呢?因为虽然当时是“轻伤”,骨头也折了,但治疗后功能恢复得很好,没有留下明显的功能障碍,对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按照标准,就没评上。
反过来,如果小李的脚趾骨折特别严重,治疗后还是歪的,走路一瘸一拐,影响了正常行走和劳动能力,那鉴定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说不定就能评上个十级伤残。
所以您看,“轻伤”和“伤残”真不是一回事儿,关键还是看伤愈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对生活、工作的影响程度。
法条链接:
(具体的分级条款比较专业和繁多,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有需要可以自行查阅或咨询专业人士。)
律师总结:
“轻伤”是刑事范畴的伤情鉴定,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伤残”是民事赔偿范畴的等级鉴定,决定赔偿数额的多少。
核心思想就是:轻伤≠伤残,伤残认定主要看损伤对人体组织器官功能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程度,最终得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
如果您不幸遭遇人身伤害,想要了解自己是否构成伤残以及能构成几级伤残,建议在伤情稳定后,通过正规法律途径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别自己闷头想,及时行动,才是正经事儿!
轻伤了,就能评上伤残吗?伤残认定到底咋回事儿?先搞清楚这几点!,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家伙儿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些磕磕碰碰,万一真遇上点儿事儿,比如被人打了,或者出了交通事故,去医院一检查,法医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