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期间不小心弄出个轻伤?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姿势!

普法百科35秒前1

话说回来,假释期间,大家都是夹着尾巴做人,想好好表现,争取顺利度过考验期,彻底恢复自由身,可有时候,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或者一时冲动没忍住,跟人发生点小摩擦,万一不小心,造成了个“轻伤”,那可真是让人头大!这到底算不算事儿?会不会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假释给弄没了?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

您得明白,假释期间的“轻伤”处理,它不是个小问题,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关键看啥呢?看原因、看责任、看态度!

假释期间不小心弄出个轻伤?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姿势!

  1. 为啥会造成轻伤?

    • 是故意的还是过失的?这差别可大了去了!如果您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人吵起来,一时没控制住,动手把人打成了轻伤,那这性质就比较严重,涉嫌故意伤害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假释考验期内再故意犯罪,那是要被撤销假释,数罪并罚的!
    • 是别人先动手,您正当防卫?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您是受害者,只要防卫行为不过当,那就没啥大问题,反而要追究对方的责任。
    • 是意外事件?您走路没注意,不小心撞倒了老人,导致老人轻伤;或者您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还是出了意外导致同事轻伤,这种情况下,您主观上没有恶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法律风险,但民事赔偿责任可能还是要承担的。
  2. 责任在谁?

    • 如果责任完全在您,尤其是您主动挑衅、故意伤人,那麻烦就大了,不仅可能面临新的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假释肯定会受影响。
    • 如果责任在对方,或者双方都有责任,那情况相对会复杂一些,但至少您不是全责,处理起来回旋余地也大一点。
  3. 出事后您的态度和行动?

    • 第一时间报告!这是最重要的!假释期间,您的一举一动都要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对假释人员来说,轻伤就不是小事),必须立刻、马上向您的社区矫正机构(比如司法所)报告,详细说明情况,千万别想着瞒,纸是包不住火的,瞒报只会让事情更糟!
    • 积极配合调查!不管是警察来了,还是司法所找您了解情况,一定要如实陈述,积极配合,别撒谎,别隐瞒,态度要诚恳。
    • 积极赔偿,争取谅解!如果确实是您的责任,或者主要责任在您,那赶紧想办法跟对方沟通,积极赔偿人家的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争取得到对方的谅解,最好能达成和解协议,这对于减轻处罚、争取社区矫正机构的宽大处理非常有帮助。

假释期间一旦涉及到“轻伤”事件,您就得高度警惕了,它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事纠纷,也可能升级成刑事案件,关键就看上面说的这几点。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老王吧,老王因为之前犯了点事,被判了刑,后来表现好,获得了假释,假释期间,老王在一个菜市场摆摊,有一天,隔壁摊位的老李不小心把水洒到了老王的菜上,两人就吵了起来,老李嘴巴不干净,老王一时火起,推了老李一把,老李没站稳,摔了一跤,胳膊肘磕在台阶上,造成了“轻伤二级”。

老王的正确操作应该是:

  1. 赶紧把老李扶起来,看看伤势,不管谁对谁错,先关心一下对方。
  2. 立刻打电话给自己所属的司法所,报告情况:“张干事,我是老王,我在菜市场跟人发生点冲突,不小心把人推倒了,好像伤得不轻,我已经报警了,也叫了救护车。”
  3. 原地等待警察和救护车,向警察如实陈述事情经过,不隐瞒、不夸大。
  4. 在警察的调解下,积极跟老李及其家属沟通,主动承担医药费、误工费,并诚恳道歉,争取对方的谅解,签订和解协议。

如果老王这么做了:司法所会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老王的认错态度、赔偿情况以及对方的谅解程度来综合判断,如果老王平时表现一直不错,这次确实是一时冲动,且积极弥补,那么司法所可能会对老王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给予警告处分,要求其加强遵守监管规定的意识,只要不是故意犯罪,一般不会轻易撤销假释。

如果老王做错了:摔了人之后,老王跑了;或者警察来了,他还嘴硬,不承认错误;或者拒不赔偿,态度恶劣,那对不起,司法所很可能会认为老王违反了假释监督管理规定,甚至可能被认定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从而报请法院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如果老王是故意伤人,那就直接构成新罪了,数罪并罚,罪加一等!


法条链接

咱们再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心里更有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六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这条是核心!简单说,假释期间再犯罪(包括故意轻伤),或者违反监管规定情节严重,都会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轻伤是轻微伤级别,且不构成刑事犯罪,可能会面临治安处罚,而治安处罚本身就可能构成“违反行政法规”,成为撤销假释的理由之一。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轻伤案件的规定:轻伤二级及以上,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面临刑事追责。


律师总结

所以啊,各位正在假释考验期的朋友们,听我一句劝:

  • 假释不易,务必珍惜!时刻牢记自己的特殊身份,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遇事冷静,千万别冲动,能忍则忍,退一步海阔天空。
  • 一旦发生轻伤事件,别想着瞒,别想着私了就完事大吉。“主动报告”是您的义务,也是您争取宽大处理的第一步。
  •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承担责任(如果确实是您的错),积极赔偿,争取谅解,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 民事赔偿是小事,假释被撤是大事!不要因小失大,为了一点口角、一点利益,把自己送回监狱,太不值当了!

假释期间,平安是福,稳定最重要,遇到事情多想想后果,多跟您的矫正干事沟通,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度过假释考验期,真正开始新的生活!

假释期间不小心弄出个轻伤?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姿势!,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社保费不交怎么办?后果严重吗?
« 上一篇4分钟前
农信贷款还不上?逾期短信来了怎么办?还能补救吗?
下一篇 »34秒前
×
05
2025 10

假释期间不小心弄出个轻伤?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姿势!

话说回来,假释期间,大家都是夹着尾巴做人,想好好表现,争取顺利度过考验期,彻底恢复自由身,可有时候,人在家中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