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担保贷款逾期了,收到短信通知该怎么办?还能补救吗?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借的是农信社的担保贷款,本来想着缓一缓再还,结果突然收到了一条‘逾期提醒’的短信,心里一下子慌了,这算不算正式催收?会影响征信吗?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说实话...
最近几天,不少贵州的老乡手机里都收到了一条熟悉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社办理的抵押贷款已发生逾期,请尽快还款,避免影响征信及产生法律后果。”——看到这行字,心“咯噔”一下,是不是你也慌了?
别急,先深呼吸,这条短信不是判决书,也不是催命符,它更像是一个“预警灯”,告诉你:问题出现了,但还有机会解决。
我接触过太多类似案例:有人因为家里人生病、庄稼歉收,一时间周转不开;也有人原本计划好年底卖猪还贷,结果行情突变,钱没回上来;更有人觉得“晚几天没关系”,结果利滚利,越拖越多……一条短信成了压垮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我想告诉你: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和沉默。
咱们一步步来拆解:
不是删短信,也不是拉黑银行电话,而是马上核实情况。
打开手机银行,查账单,确认到底欠了多少、逾期几天、罚息多少,有时候系统延迟或自动扣款失败,可能只差几小时就酿成“正式逾期”,这时候,立刻手动还款,往往能“抢在红线前”化解危机。
如果已经逾期超过3天,别等“再拖几天看看”,主动联系贵州农信的客户经理,说明原因,表达还款意愿,态度决定处理空间,你越是积极沟通,对方越愿意帮你争取宽限或分期方案。
很多人最怕的就是“房子没了”。
实话讲:不会立刻收房,但风险确实在累积。
银行放贷图的是安全回收本息,不是为了收你的房子去拍卖,只要你在积极沟通、有还款能力或明确计划,银行大概率会选择协商处理,但如果长期失联、拒不还款,那抵押物(比如你的宅基地房、承包地上的养殖场)就真的可能进入司法处置程序。
当然可以!关键看三点:
我见过一位遵义的养殖户,因非洲猪瘟损失惨重,逾期两个月,他没有躲债,反而带着村委会开的受灾证明、养殖台账,主动上门沟通,最后银行不仅免了部分罚息,还帮他把贷款延长了一年,他说:“脸皮要厚一点,但腰杆要挺直一点。”
老张是黔东南某村的养牛户,用自家宅基地作抵押,贷了28万建牛棚,去年冬天一场雪灾,冻死十几头牛,现金流断了,连续三个月没还上,某天清晨,他收到贵州农信的逾期提醒短信,吓得整晚睡不着。
第二天,他没跑也没躲,揣着受灾照片和村委会证明,坐车两小时赶到镇上信用社,他当面解释情况,提出“先还5000,剩下的分6个月补上”,信贷员被他的诚意打动,上报后获批了“宽限期+减免部分滞纳金”的方案。
半年后,老张牛群恢复出栏,不仅还清欠款,还提前结清了剩余本金,现在他逢人就说:“欠钱不丢人,赖账才丢人,关键是别装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规定: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贷款人应建立逾期贷款催收制度,对未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及时进行催收,并视情况采取补充担保、贷款重组等措施。”
这意味着:银行有权追偿,但也有义务给予合理协商空间,你不是被动挨打的一方。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想说:农村金融的本质是“信任+责任”,你拿房子作抵押,是信得过农信社;他们给你放贷,也是信得过你这个人。
一旦出现逾期,别让焦虑吞噬理智。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比问题本身多,主动沟通、坦诚面对、拿出诚意,往往是化险为夷的关键。
一条短信,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转折点,你可以选择让它成为压垮你的石头,也可以把它当作唤醒行动的警钟。
房子还在,地还在,人还在,希望就在。
别怕逾期,只怕不醒。
农信贷款还不上?逾期短信来了怎么办?还能补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几天,不少贵州的老乡手机里都收到了一条熟悉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社办理的抵押贷款已发生逾期,请尽快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