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短信说你逾期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可我明明记得还了啊?还是说……我真的...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收到了一条来自“新网银行”的短信,内容赫然写着:“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可问题是——他们压根儿没在新网银行办过任何贷款!
一时间人心惶惶:我什么时候借的钱?谁用我的身份信息贷的款?会不会是诈骗?更吓人的是,万一真上了征信黑名单,以后买房买车、孩子上学都受影响,那可怎么办?
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掏心窝子聊一聊:当你从未申请贷款,却突然收到“逾期”通知时,究竟该怎么做?背后可能藏着哪些陷阱?法律上又该如何自保?
第一条铁律:收到这类短信,千万别急着点链接、打电话,更别转账!
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对征信的恐惧心理,伪造银行名义发送“逾期提醒”,诱导你进入钓鱼网站或添加客服微信,进而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轻则账户被盗,重则背上莫名贷款。
所以第一步,必须确认——这条短信,到底是不是真的?
你可以这样做:
这是最严重的情况,有人盗用了你的身份证信息,在新网银行或其他平台完成了“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成功申请了贷款,这种情况虽然技术门槛高,但并非不可能,尤其在你曾遗失身份证、上传过证件照、或在不明网站填写过个人信息的情况下,风险更高。
很多人在使用某些消费金融APP(比如购物分期、借贷平台)时,系统会默认接入新网银行作为资金方,你在点击“同意服务协议”时,可能无意中授权了贷款发放,而并未意识到资金方是“新网银行”,这种情况下,银行系统确实会显示你有借款记录。
建议回忆近期是否使用过类似“花呗替代”“白条类”产品,有没有签署过电子合同。
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排除银行系统故障、数据错配,把别人的逾期记到了你头上,尤其是姓名相近、身份证尾号相似的情况下,偶尔会出现“张冠李戴”。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李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从没办过任何网络贷款,某天突然收到新网银行短信,称她有一笔3万元贷款逾期87天,即将上报征信。
她吓得整晚睡不着,后来鼓起勇气打了官方客服,结果被告知:她的身份信息确实在半年前完成了一笔“极速贷”申请,且通过了人脸识别。
我们调取了贷款申请时的影像资料,发现视频中的人虽然用了李女士的身份证,但面部特征明显不符,我们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新网银行提交异议申请,要求暂停催收、撤销征信记录。
最终查明:一名外号“阿强”的男子,曾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包含李女士身份证照片和手持证件照的“公民信息包”,再通过“AI换脸”技术绕过人脸识别,成功骗贷。
案件侦破后,银行撤销了李女士的贷款记录,并赔偿了她因误入征信系统造成的损失,而“阿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贷款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技术再先进,也不能完全杜绝欺诈;但只要及时维权、证据充分,法律一定会还你清白。
遇到类似问题,别忘了这些法律武器: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证明贷款非本人操作、身份被冒用,就有权要求银行删除不良记录,并追究相关方责任。
面对“没贷款却被通知逾期”的离奇状况,记住这三步:
信用是你在这个数字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比钱更重要。不怕有问题,就怕装鸵鸟。主动出击,依法维权,才能真正守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科技让生活更便捷,但也让风险更隐蔽,保持警惕,不是多疑,而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欢迎留言交流,我会尽量一一回复,咱们一起,把那些“幽灵债务”,赶出生活。
新网银行发短信说你逾期?没贷过款也中招?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收到了一条来自“新网银行”的短信,内容赫然写着:“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