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真遇到这种事儿,辩护的重点在哪儿呢?

普法百科35秒前1

好嘞,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的事儿,生活中难免有个应酬聚会,喝几杯也是常事,但要是喝了酒,脑子一热,跟人起了冲突,动了手,把人打成了轻伤,这可就麻烦了,后悔也晚了,现在最关心的肯定是:喝了酒一时冲动打了人,致轻伤,现在后悔了,该怎么辩护?别慌,先稳住!我知道这时候您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既后悔又害怕,但事情已经出了,咱们得面对,得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有个大前提您得明白:喝酒可不是免责金牌法律上可不认“喝多了不清楚”这套说辞,但这也不代表就一点办法没有了,辩护还是有讲究的。

第一,态度是关键,“认罪悔罪”要诚恳!警察叔叔和法官最看重的是什么?是你的态度,不管你多有理,或者多后悔,首先得拿出诚意来。

那么,真遇到这种事儿,辩护的重点在哪儿呢?

  • 主动自首、坦白:如果案子还没捅到公安局,或者你刚被传唤,这时候主动交代清楚事情经过,别藏着掖着,这叫自首或者坦白,法律明文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积极赔偿,争取谅解:这是重中之重!把人打伤了,经济赔偿是少不了的,赶紧联系受害人或者他的家属,诚恳道歉,主动提出赔偿,钱多少是一方面,关键是这个态度,如果能和对方达成和解,拿到《谅解书》,那对你的处罚会大大减轻,甚至可能不起诉或者判缓刑,是真心实意地去弥补,而不是走个过场。
  • 庭审时的表现:如果真到了开庭那一步,一定要态度端正,如实供述,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

第二,看看案件的起因和具体情节,有没有可以争取的从轻点。

  • 是不是事出有因?比如对方是不是先挑衅、辱骂,甚至先动手?这不是说对方有错你就能打人,但这可以作为一个酌定从轻的情节,说明你不是无缘无故就施暴,但要注意,“对方有错”不能成为你打人致轻伤的借口,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是另一回事,得具体分析。
  • 冲突的激烈程度和你的主观恶性:是一时冲动推搡了一下,还是拿着家伙故意打?这两种性质可不一样,如果只是轻微的肢体冲突导致的轻伤,主观恶性小,处罚也会轻。
  • 是不是初犯、偶犯?如果你平时表现良好,没有前科劣迹,这次真是喝了酒一时糊涂,这也是可以向法官强调的点,说明你不是惯犯,再犯可能性小。

第三,律师的专业作用不可忽视。别觉得自己能说清楚就不用请律师,律师懂法律、懂程序,能帮你找到案件中的有利因素,帮你和被害人、和司法机关沟通,制定最合适的辩护策略,是做无罪辩护(这种情况非常少,得有特殊理由,比如根本不是你打的,或者是正当防卫),还是做罪轻辩护,争取不起诉、缓刑,这些都需要专业判断。

好,说了这么多理论,咱们来个【以案说法】

就说小王吧,2023年夏天,跟几个朋友在大排档喝酒,喝到兴头上,隔壁桌小李不小心碰倒了小王的酒杯,酒洒了一身,小王当时就有点上头,借着酒劲就骂了小李几句,小李也年轻气盛,回了几句嘴,一来二去,小王火气上来了,一拳打在了小李脸上,导致小李鼻梁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案发后,小王酒醒了,那叫一个后悔,第二天,在家人的陪同下,小王主动去派出所自首了,并且如实供述了事情经过,之后,小王家人积极联系小李及其家属,前前后后去道歉了好几次,最终赔偿了小李医药费、误工费等共计5万元,小李也出具了书面的《谅解书》,表示不再追究小王的刑事责任。 法院审理的时候,小王的律师重点强调了小王的自首情节、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系初犯偶犯、酒后一时冲动主观恶性较小等辩护意见,法院考虑到这些情节,对小王从轻处罚,判处了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你看,小王虽然犯了错,但因为事后处理得当,态度良好,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至少不用真的去监狱服刑。

咱们看看相关的【法条链接】(我挑几条核心的说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轻伤对应的就是前面“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 还有关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这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里有明确体现。

【律师总结】

喝了酒打人致轻伤,虽然“喝酒”不能成为免责理由,但通过积极的辩护策略,是完全有可能争取到从轻、减轻处罚的。核心中的核心就是:认罪悔罪、积极赔偿、取得谅解。这三点做到位了,对最终的处理结果影响非常大。 要配合律师,把案件的来龙去脉、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悔意都跟律师沟通清楚,让律师能更好地为你争取权益。 冲动是魔鬼,尤其是在酒精的作用下,出了事,别逃避,勇敢面对,积极弥补,才是正道,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少喝酒,多理性,远离不必要的麻烦。

行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这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有其他法律问题,随时再问。

那么,真遇到这种事儿,辩护的重点在哪儿呢?,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交了10年社保不交了?突然中断了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04
2025 10

那么,真遇到这种事儿,辩护的重点在哪儿呢?

好嘞,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的事儿,生活中难免有个应酬聚会,喝几杯也是常事,但要是喝了酒,脑子一热...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