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假钞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三步止损、四步维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找零的时候接过一张百元大钞,当时没细看,回头一摸手感不对,对着光一照水印模糊,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不会是假的吧? 别急,先深呼吸,今天我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不是来给你讲...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买完早餐,摊主突然皱起眉头:“这钱……好像是假的。”一瞬间,空气凝固,心跳加速,你明明记得这张百元大钞是从ATM机里取出来的,怎么就成了“问题钞”?这时候你会不会慌?会不会怕被当成“用假币的人”抓起来?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普通人收到假钞到底该怎么办?会不会惹上法律责任?又该怎么保护自己?
很多人一听到“假币”两个字就吓坏了,以为只要碰了假币就会被拘留、罚款甚至判刑,其实不是这样。
法律上追究责任的核心是——你明知道是假币,还故意使用或持有,换句话说,如果你是无意中收到假币,比如从超市找零、菜市场卖菜、打车付现金时拿到的,那你本身不构成犯罪。
但重点来了:发现是假币之后你怎么做,才决定你有没有风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你今天早上在路边买了杯豆浆,老板后来发现你给的100元是假钞,当场叫住你,这时候你有两种反应:
✅ 正确做法:配合调查,说明来源,主动交出假币,态度诚恳。
❌ 错误做法:拒不承认、强行离开、转头去小卖部花掉。
后者一旦被查实,就可能涉嫌“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这就踩到刑法红线了。
我给所有人的建议都是:冷静 + 留证 + 上交,具体怎么做?记住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立即停止使用,妥善保管
一旦怀疑或确认是假币,立刻把它和其他真钱分开,不要试图再花出去,你可以用信封或塑料袋装好,写上日期、地点、交易对象(2024年5月10日 某便利店找零所得”),这是未来自证清白的重要证据。
第二步:尽快去银行鉴定
带上身份证和那张可疑纸币,去就近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申请鉴定,根据规定,金融机构有义务免费为你做真伪鉴定。
如果确认是假币,银行会开具《假币收缴凭证》或《货币真伪鉴定书》,这个文件非常重要!它能证明你是受害者而非使用者。
第三步:视情况报警备案
如果你是在某家店铺、摊位收到的假币,尤其是对方拒绝承认或态度恶劣,建议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报案,虽然单张假币金额小(100元)一般不立刑事案件,但留下报案记录有助于后续维权,也能帮助警方追踪假币流通链条。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是个外卖骑手,有天他送餐后收到顾客现金支付,其中一张100元看起来有点薄,他当时没多想,第二天去便利店买水时用了这张钱。
结果店员当场报警,警察赶到后把张先生带回派出所调查,因为他无法说清楚这张钱的来源,也没保留原始交易记录,一度被怀疑参与制贩假币。
幸好他在手机里保存了前一天的接单截图和顾客付款视频,加上银行出具的假币鉴定报告,最终洗清嫌疑,但整个过程耗了三天,平台暂停了他的账号,损失不小。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人不是犯了法,而是不懂法、不留证,才把自己逼进了被动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第十条
公众如发现假币,应立即上交金融机构或公安机关;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中发现假币,应当面予以收缴,并向持有人出具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
《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持有、使用。
划重点:“明知”是定罪前提,“使用”是行为要件,不知情+及时处理=无责。
收到假钞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乱中做出错误选择,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
法律从不惩罚无辜者,但它也不会保护沉默和逃避的人。
面对假币,你要做的不是害怕,而是迅速行动:
👉 停用 → 👉 鉴定 → 👉 上交/报案
同时养成好习惯:
你不必成为鉴钞专家,但要有基本的风险意识,社会总有阴暗角落,但我们可以通过理性和规则,为自己筑起一道防护墙。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钱可以再挣,清白不能染尘,遇到假钞,不怕、不慌、不躲,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 一名不愿看到客户因无知吃亏的律师
收到假钞怎么办?不小心用了假币会坐牢吗?律师教你三步冷静应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买完早餐,摊主突然皱起眉头:“这钱……好像是假的。”一瞬间,空气凝固,心跳加速,你明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