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驾照扣满12分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三步止损!
** 刚拿驾照的实习期司机最怕什么?不是倒车入库,而是“12分大劫”!最近接到不少咨询:“律师,我实习期扣满12分了,驾照会作废吗?要重考吗?”今天就用“人话”给你讲透处理流程,看完这篇能少走80%...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找零的时候接过一张百元大钞,当时没细看,回头一摸手感不对,对着光一照水印模糊,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不会是假的吧?
别急,先深呼吸,今天我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不是来给你讲冷冰冰的法条,而是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当你不幸收到假币,到底该怎么办?怎么把损失降到最低?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害?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愤怒、是懊恼,甚至想冲回商家理论,但记住,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冷静才能避免二次损失。
第一步:立即停止使用这张钱。
哪怕你再心疼,也绝对不能抱着“转手出去”的心态把假币花掉,这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2条明确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哪怕你只是“图省事”,也会把自己从受害者变成违法者。
第二步:第一时间去银行鉴定。
带上你的身份证和那张可疑纸币,去就近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商业银行网点申请真伪鉴定,银行有义务免费为你提供这项服务,他们会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这份文件就是你后续维权的“铁证”。
注意:不要折叠、涂写、粘贴这张假币,保持原样,否则可能影响鉴定结果。
第三步:追溯来源,尝试追责。
回想这笔钱是从哪里收来的?是菜市场买菜?便利店购物?还是朋友还款?如果是商户给的,记得保留当时的购物小票、支付记录(微信/支付宝转账凭证)、监控时间段等信息,这些都将成为你主张权利的关键证据。
很多人觉得:“我又没损失多少钱,报警有用吗?”
我的回答是:非常有必要!
假币流通不是小事,它破坏的是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你报一次警,可能就切断了一条假币传播链。
你可以拨打110,或直接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说明情况并提交银行出具的鉴定证明,警方会立案调查,尤其是当你能提供明确线索(比如某摊主连续多次使用类似纸币),很可能顺藤摸瓜破获一个制贩假币团伙。
别小看你的一次坚持,正义有时候就藏在你不肯妥协的细节里。
去年冬天,杭州一位外卖小哥老李送完单后,老板找给他一张100元,他当时没注意,第二天去加油站加油时被机器拒收,这才发现是假币。
老李没有自认倒霉,也没有拿去买东西“转嫁损失”,而是立刻去了附近建行做鉴定,银行确认为假币后,他拿着鉴定书回到那家面馆沟通,对方矢口否认。
于是老李果断报警,警方调取监控发现,当天那名收银员确实递出了一张与其他纸币颜色略有差异的百元钞,更关键的是,民警通过走访周边商户,发现近两周已有三人反映在同一时段收到相似假币。
这名收银员承认其亲戚曾托她“帮忙花掉几张家里‘收藏’的钱”,她心存侥幸照做了,案件移交检察机关后,相关人员因涉嫌持有、使用假币罪被依法处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普通人的一次较真,真的能推动法治前行一小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及时上交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或者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他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应予以收缴;个人如发现假币,可向金融机构或人民银行申请鉴定。
我知道,很多人担心:我去银行交了假币,钱就没了,谁赔我?
说实话,目前法律上确实没有“国家赔偿个人假币损失”的机制,但这不代表我们只能沉默忍受。
我们要明白一点:防止假币扩散,每个人都是防线。你主动上交假币、配合鉴定、积极举报,是在维护公共利益,也是在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加一道安全锁。
更重要的是,守住“不使用假币”的底线,是你对自己人格最大的尊重,一时的小便宜,换不来长久的心安。
下次如果你不幸收到假钞,请记住这三句话:
👉绝不使用,守住法律底线;
👉马上鉴定,固定关键证据;
👉勇于举报,守护共同信任。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站在你这边,正义也需要你站出来说一句:“我不接受。”
——一名始终相信法治温度的执业律师
收到假钞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三步止损、四步维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找零的时候接过一张百元大钞,当时没细看,回头一摸手感不对,对着光一照水印模糊,心里“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