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不交社保,你真的了解背后的风险吗?
大家好,我是张律师,一名在北京执业多年的资深律师,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看似普通却暗藏隐患的话题——在北京不交社保,或许你觉得,社保只是每个月工资条上的一小笔扣款,不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自由...
咱们今天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刺激”的话题——怎么人肉搜索。
先别急着划走,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个词,脑子里第一反应可能是:“哎哟,这不是网上骂战的时候常用的手段嘛?”、“谁惹我了,我就扒他老底!”、“曝光他,让他社死!”……
但今天我不是来教你“技术操作”的,恰恰相反,我是来泼冷水的——人肉搜索,不是你想搜就能搜,更不是你想发就能发,一不小心,你就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人”,甚至坐上被告席。
什么叫“人肉搜索”?说白了,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把一个人的姓名、住址、电话、工作单位、家庭成员、社交账号、甚至私密照片等信息扒出来,然后公开传播,让这个人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接受舆论审判。
听起来是不是很爽?尤其是当你觉得自己被欺负、被背叛、被伤害的时候,恨不得立刻让全世界都知道对方有多“坏”。
可问题是——你有没有权利这么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网上购物,被人差评,你觉得对方恶意诋毁,于是你顺着IP、快递单号、社交账号一路查下去,最后把人家的家庭住址和孩子学校都贴到网上,配文“请大家避雷这个恶评师”。
结果呢?人家报警了,警察上门找你,你一脸无辜:“我又没造谣,我说的都是真的!”
但法律不看你是“真话”还是“假话”,它只看一点:你有没有侵犯别人的隐私权?有没有造成他人社会性死亡的风险?有没有煽动网络暴力?
答案往往是:有。
2021年浙江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
一位女士因为感情纠纷,前男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她的裸照,并附上她的真实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还号召网友“人肉谴责”,短短两天,这位女士接到上百个骚扰电话,单位同事议论纷纷,最终被迫辞职,一度抑郁住院。
后来警方介入,前男友被抓,法院判决: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侮辱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
注意啊,这个人不是随便转发,而是主动搜集并公开传播,哪怕他说“我只是想让她知道错了”,法律也不会因此原谅他。
更讽刺的是,当初他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结果成了真正的罪犯。
咱们来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你看,不管你是出于报复、泄愤,还是“替天行道”,只要越界了,法律就一视同仁。
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情绪失控的人,打着“正义”的旗号干着违法的事。
我想说的是:你可以维权,但请用合法的方式。
如果你被人网暴,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向平台举报,必要时报警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删除信息、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如果你发现别人违法,可以向公安机关或监管部门提供线索,但绝不该自己当“法官”“执行官”。
真正的勇敢,不是掀桌子,而是在愤怒中守住底线。
真正的正义,不是靠人肉搜索来实现的,而是靠证据、程序和法律。
下次你想“搜”谁之前,先问问自己:
我这么做,是为了讨回公道,还是为了发泄情绪?
我的行为,会不会让另一个家庭陷入痛苦?
互联网有记忆,法律有眼睛,你的一时冲动,可能要用一生来买单。
这个世界不缺愤怒的人,缺的是克制而清醒的人。
别让人肉搜索,成为你人生中最后悔的一次“点击”。
咱们今天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刺激”的话题——怎么人肉搜索。 先别急着划走,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个词,脑子里第一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