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4年了,银行还会起诉我吗?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或第三方催收机构,说你几年前的一笔贷款已经逾期四年,现在要走法律程序了?那一刻,心“咯噔”一下,脑子里全是问号: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还...
某天突然接到催收电话,说你名下的贷款已经逾期好几个月了,信用记录也快崩了,可你自己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再一查征信,发现账户上赫然挂着一笔你从未签过字、也没用过的贷款——这时候,你整个人都懵了,不是我借的,怎么算我头上?更吓人的是,对方还威胁要起诉我!
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好好唠一唠:如果你是被诈骗办了贷款,结果逾期了,银行到底会不会起诉你?你该怎么办?

很多人一听“贷款逾期”,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要坐牢了”,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焦虑,关键在于——这笔贷款是不是你本人真实意愿下办理的?
如果是以下几种情况,那你大概率是受害者:
这些都不是你主动借贷,而是被他人利用技术手段或欺诈方式冒名贷款,属于典型的金融诈骗案件。
但问题来了:银行不管你是被骗的,只看合同上是谁的名字,一旦贷款发放出去,系统里登记的是你的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记录……从形式上看,银行会认为是你本人操作的,所以催收、上报征信、甚至起诉,都有可能发生。
但这不等于你就得背锅!
是的,银行确实有权起诉逾期客户,哪怕你是被骗的,因为银行和借款人之间是合同关系,只要表面证据显示是你签的合同、做的认证,他们就有权追偿。
但!重点来了——
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证明自己是被诈骗的受害者,从而免除还款责任。
这就像是:有人偷了你的身份证去注册公司干违法的事,难道你要替他坐牢吗?当然不,同理,如果能拿出充分证据证明贷款非你本人真实意思表示,法院通常不会判你承担还款义务。
立即报警,拿到报案回执
这是最最关键的一步!去当地派出所报案,说明自己身份被冒用、被诱导贷款,一定要拿到《受案回执》或《立案通知书》,这是后续维权的核心证据。
联系贷款机构,提交异议申请
拿着报警记录,第一时间联系放贷平台或银行,说明情况,要求中止催收、暂停诉讼程序,并申请征信异议处理。
收集所有证据链
包括:
越完整的证据链,越能说服金融机构和法院。
必要时请律师介入发函或应诉
如果对方已经起诉你,千万别逃避!出庭应诉,提交证据,主张自己是诈骗受害人,律师可以帮你写答辩状、调取平台操作日志、申请笔迹或生物识别鉴定等。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李女士是个普通上班族,有一天突然收到某消费金融公司的起诉通知,说她借了9.8万元不还,还上了失信名单。
她一脸懵:“我根本没借过钱!”后来查才发现,半年前她在某个短视频平台点了条“测额度”的链接,按要求上传了身份证、做了人脸验证,结果被人偷偷开通了贷款。
我们马上帮她去派出所报案,拿到了立案回执;又调取了贷款申请时的IP地址,发现登录地在广西,而她那几天一直在新疆上班,有打卡记录和机票为证。
最终法院认定:虽有身份信息和人脸识别记录,但结合地理位置、行为逻辑及报案材料,足以证明非本人真实意愿操作,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李女士无需还款。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被骗不是借口,但证据才是王道。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规定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若查明系他人冒用身份骗取贷款,应由实际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也赋予个人对错误征信信息提出异议的权利,金融机构应当核查并在15日内回复。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网络诈骗花样百出,很多贷款平台审核流程存在漏洞,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但法律不会让无辜的人替坏人买单。
如果你发现自己“被贷款”了,
✅ 第一时间报警,固定证据;
✅ 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
✅ 千万不要觉得“反正是假的就不管了”,万一被起诉,缺席审判可能直接判你败诉;
✅ 该请律师时就请律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你不是欠钱不还的老赖,你是被伤害的普通人,法律站在你这边,前提是你得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别让一场骗局,毁了你的信用和人生,勇敢一点,真相终会水落石出。
贷款被诈骗导致逾期,银行还会起诉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突然接到催收电话,说你名下的贷款已经逾期好几个月了,信用记录也快崩了,可你自己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再一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