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之后,稀里糊涂就被网贷起诉了?别急,律师教你这么办!
“刷脸支付”、“刷脸登录”,这些词儿听着是不是特有科技感,用着也确实方便,手指头都省了,但最近啊,我就碰到几个当事人,愁眉苦脸地说,自己就记得在哪刷过一次脸,咋就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说自己欠了网贷没还,...
(一)啥?我没借钱啊,怎么就成被告了?
想象一下,某天你正喝着小茶,看着剧,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说你欠了某某网贷公司一大笔钱,再不还就要起诉你,你一听,肯定是诈骗电话,挂了!结果没过几天,法院的传票真的寄到了家里,打开一看,嚯,自己名下竟然有一笔贷款逾期未还,网贷公司把你告上法庭了!
这时候,你是不是脑子里嗡嗡的,满是问号:“我啥时候贷的款?我怎么不知道?我的身份证是不是丢过?” 这种情况,十有八九就是遇上了“冒名网贷”,然后因为这笔“别人”借的钱,你“被起诉”了。
骗子们手段高明,可能是你不小心泄露了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甚至人脸识别被破解,他们就趁机用你的名义在网上贷了款,钱进了他们的口袋,债却“背”在了你的身上,等网贷公司催收无果,自然就把“你”告上了法庭。
核心问题来了:这笔钱不是你借的,这个锅,你不能背!但法院已经立案了,传票也收到了,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二)以案说法:小张的“被贷款”惊魂记
给大家讲个我之前碰到的真实案例,就叫当事人小张吧。
小张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有次在网上找兼职,不小心泄露了自己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手持身份证照片,过了大概半年,他突然收到一家他从没听过的网贷公司的催款短信,说他欠了5万块,已经逾期三个月,小张当时就懵了,自己根本没借过这笔钱!他以为是诈骗,没理会,结果又过了一个月,法院传票来了,那家网贷公司真的把他告了,要求他偿还本金、利息和违约金,加起来快6万了。
小张吓坏了,赶紧来找我,我告诉他,这笔钱不是他借的,他没有还款义务,不能逃避,必须积极应诉。
在我的指导下,小张做了几件事: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现有证据足以证明小张对该笔贷款不知情,也未实际受益,网贷公司提供的合同等材料存在重大疑点且未能合理解释,判决驳回了网贷公司对小张的诉讼请求,小张终于洗清了冤屈。
(三)法条链接:法律给你撑腰!
遇到这种事,很多人会觉得孤立无援,但法律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简单说:骗子用你的名义贷款,这是欺诈,这个贷款合同对你来说是可撤销的,甚至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简单说:别人冒用你的名义贷款,就是没有代理权,你不追认,这笔债就跟你没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简单说:冒用你身份的人,本身就可能涉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简单说:冒名贷款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诈骗!)
(四)律师总结:关键几步,记牢了!
万一真的“被冒名网贷”还收到了法院传票,记住以下几点,沉着应对:
冒名网贷虽然可恶,但只要我们沉着应对,拿起法律武器,积极举证,就一定能还自己一个清白。你没借钱,就不用还!谁的责任谁承担!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也欢迎大家转发给身边的人,提高警惕!有法律问题,随时咨询专业律师。
稀里糊涂被贷款,还收到法院传票?别慌,律师教你这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一)啥?我没借钱啊,怎么就成被告了? 想象一下,某天你正喝着小茶,看着剧,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说你欠了某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