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银行贷款逾期短信别慌!一招教你识破真假通知,避免被套路连环炸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完了,是不是真逾期了?还...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催收。”
后面还附带一个链接,看着像是官方网址,点进去却是个一模一样的登录页面。
听起来挺吓人对吧?尤其是最近手头紧、刚好有笔贷款没还上的时候,这种短信简直像根刺,扎得人心慌,可你知道吗?这很可能不是催收,而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
今天我就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带你扒一扒“贷款逾期短信诈骗”背后的套路,也提醒大家:凡是让你点链接、输密码、交保证金的“逾期通知”,99%是假的!
我前阵子接了个咨询,当事人李女士,32岁,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她说自己突然接到一条来自“某银行信贷中心”的短信,内容写着: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名下贷款已逾期17天,累计欠款本金加罚息共计48,600元,如未及时处理,将上报央行征信系统,并启动法律程序,点击链接立即还款:http://xxx-credit-repay.com
李女士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她确实在半年前申请过一笔网贷,但记得已经结清了,不过因为时间久了,她有点拿不准,加上短信里写的金额、逾期天数都“严丝合缝”,再加上“上征信”“走法律程序”这些字眼,她一下子就慌了。
她没多想,点了链接,进入一个看起来和正规APP一模一样的网页,输入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还按提示输入了收到的验证码。
结果呢?不到十分钟,她卡里被分三笔转走了5万元。
等她反应过来报警时,钱已经被洗到多个账户,追回难度极大。
后来我们调取记录发现:
这就是典型的贷款逾期类短信诈骗——利用人们对征信的恐惧心理,制造紧迫感,诱导点击钓鱼链接,从而盗取个人信息和资金。
这个案子看似简单,但它暴露了几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精准的心理操控
诈骗分子深谙人性弱点,他们知道,一旦提到“征信受损”“法律追责”,很多人会瞬间失去判断力,尤其是经济压力大的群体,更容易陷入恐慌。
技术伪装极其逼真
钓鱼网站做得跟真的一样,连图标、排版、按钮位置都复制得惟妙惟肖,普通人根本看不出区别。
信息泄露是源头
我们调查发现,李女士的信息曾在一次不正规的贷款APP注册中被泄露,诈骗团伙正是通过黑市购买这些数据,才做到“量身定制”诈骗短信。
验证码=通行证
很多人以为验证码是“验证身份”,其实是银行授权转账的关键凭证,一旦你把验证码告诉别人或输入到非官方页面,就等于亲手把钱包打开。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也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违者将依法追责。
也就是说,发诈骗短信的人、做钓鱼网站的技术人员、买卖公民信息的中间商,全都逃不过法律制裁。
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金融诈骗案件的律师,我想告诉你:真正的金融机构从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让你还款!
记住这三条铁律,关键时刻能救你:
✅第一,所有带链接的“逾期通知”先怀疑再核实
别急着点!先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证,或者登录官方APP查看账单状态,正规机构不会用短信链接催收。
✅第二,绝不向陌生人或陌生页面透露验证码、密码、银行卡信息
验证码就是“付款密码”,谁要验证码,谁就是冲你钱包来的。
✅第三,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每年两次免费机会(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清楚自己有没有真正逾期,心里有底,就不怕恐吓。
最后提醒一句:恐惧是骗子最好的帮凶。遇到类似情况,先冷静,再核实,千万别让一时慌乱换来长久后悔。
你保护的不只是钱,更是自己的人生安全区。
如果你身边也有朋友常收到这类短信,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
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个人被骗。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催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