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轻伤,到底算不算刑事案件?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律师朋友,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火气上来了,可能就动了手,很多人觉得,打架嘛,伤得不重,赔点钱道个歉就完事儿了,怎么还会扯上“刑事”呢?咱们就专门说说,故意伤害导致对方“轻伤”...
说真的,16岁,正是孩子青春期,叛逆、冲动,有时候哥们儿义气一上来,可能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拳头了,万一真把人打成了“轻伤”,这事儿可大可小,家长们肯定急得团团转:孩子还这么小,会坐牢吗?会留下案底吗?以后怎么办啊?别慌,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掰扯清楚。 咱们得明确一点,16岁,在法律上已经是“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了,这意味着,如果孩子的行为构成了犯罪,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不像14岁以下,基本上不承担刑事责任;14到16岁之间,也只对几种特别严重的犯罪(比如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负责,16岁,这个坎儿得记住。“轻伤”是个什么概念呢?是不是擦破点皮、流点血就算轻伤?还真不是,这里的“轻伤”,是有严格的法律和医学界定的,得由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来认定,比如说,骨折了、耳膜穿孔了、视力听力受损了等等,达到一定程度才算轻伤,如果只是轻微伤,那可能就是个治安处罚,罚款、拘留(但未成年人拘留有特殊规定),或者赔钱了事,但一旦鉴定为“轻伤”,那就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了,最常见的就是“故意伤害罪”。
答案是:有可能,但不是绝对。
咱们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向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即使16岁的孩子构成了故意伤害罪(轻伤),法院在判刑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他是未成年人这个情节,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具体怎么判呢?《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对于16岁的孩子,如果情节不是特别恶劣,比如不是持械伤人,不是累犯,事后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认罪悔罪态度好,那么法院是很有可能判处缓刑的,缓刑是什么意思?就是不用实际去监狱服刑,只要在考验期内乖乖听话,不再犯事,这个刑罚就算执行完毕了。
更理想的情况是,如果案件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加上又是未成年人,积极赔偿谅解,公安机关可能会撤销案件,或者检察院会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样就不会留下犯罪记录。
家长们如果真遇到这种事,第一时间该做什么呢?
以案说法:
小明(化名),16岁,高中生,一次在学校和同学小李(化名)因为篮球场地发生口角,继而推搡扭打起来,小明一时冲动,一拳打在小李脸上,造成小李鼻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案发后,小明的父母非常着急,第一时间带小李去医院治疗,并主动承担了所有医药费、营养费等,小明的父母多次带着小明向小李及其家长道歉,态度非常诚恳,小李的家长看到小明是未成年人,且认错态度良好,赔偿也积极,最终出具了书面的谅解书。
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检察院考虑到小明犯罪时未满18周岁,系初犯、偶犯,犯罪情节较轻,且已取得被害人谅解,认罪悔罪态度好,最终对小明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这个案例就充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小明虽然造成了轻伤,但由于家长处理得当,加上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最终没有留下犯罪记录,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律师总结:
16岁孩子致人轻伤,存在被判刑的可能性,但并非必然。关键在于:
家长们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慌乱,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最核心的就是“积极赔偿、取得谅解、配合调查、寻求律师帮助”。法律对未成年人是有特殊保护的,但这种保护不是纵容,而是希望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机会,这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家长一定要借此机会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和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明白法律的底线不可触碰,冲动的代价可能非常沉重。 能帮到有需要的家长,孩子们的成长路上难免有磕绊,但及时的引导和正确的处理方式,才能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那16岁孩子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到底会不会判刑呢?,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真的,16岁,正是孩子青春期,叛逆、冲动,有时候哥们儿义气一上来,可能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拳头了,万一真把人打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