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拖欠工资,到底欠多少才能申请强制执行啊?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总得有个说法吧!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问的最多的就是:“律师,我们老板拖欠我工资,到底欠多少钱才能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啊?” 这话听着就让人心疼,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工资养家糊口,结果还被拖着,心里肯定急得像...
最近后台有工友留言,说自己遇上了糟心事:老板几个月没发工资,手里有欠条,去法院想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这就让人纳闷了,明明是自己应得的血汗钱,证据也有,为啥法院不给直接“强执”呢?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为啥拖欠工资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以及遇上这种事,咱们到底该咋办。
首先得给大伙儿吃颗定心丸:老板拖欠工资,这肯定是不对的,法律也绝对是站在咱们劳动者这边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它不是咱们想象中“拿着欠条就能办”那么简单直接,这事儿啊,得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来。

咱们老百姓常说的“强制执行”,简单理解就是法院帮你把钱要回来,但法院也不是“活雷锋”,想让法院出手,你得先给法院一个“尚方宝剑”——也就是生效的法律文书,这个文书就像是法院执行的“通行证”,没有它,法院也没法儿直接动手。
那问题来了,针对拖欠工资,这个“生效的法律文书”从哪儿来呢?
最常见的途径,就是劳动仲裁,因为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按照咱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一般得先经过劳动仲裁这道关,你得先去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提交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欠条等等,仲裁委经过审理后,会作出一个仲裁裁决,如果双方都没有异议,或者一方不服但没在规定时间内去法院起诉,那这个仲裁裁决就生效了,这时候它就成了那个“尚方宝剑”,你就可以拿着它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那还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审、二审(如果有的话)下来,最终会有一个生效的判决书或者调解书,这个判决书或调解书,也是可以直接拿去申请强制执行的“硬通货”。
所以你看,直接跳过前面的仲裁或诉讼程序,拿着劳动合同或者工资欠条就去法院说要申请强制执行,那法院很可能是不会受理的,因为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必须是那些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文书,比如仲裁裁决书、法院判决书、调解书等,工资欠条虽然能证明欠钱的事实,但它本身通常不具备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除非这个欠条经过了法院的确认,比如通过小额诉讼程序拿到了判决书,或者双方在法院达成了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制作了调解书。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如果你们单位和你在劳动仲裁阶段达成了调解协议,仲裁委据此制作了仲裁调解书,那这个调解书生效后也是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的。
总结一下就是:生效的法律文书是申请强制执行的“通行证”,拖欠工资想要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一般得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诉讼,等拿到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后,老板还不还钱,这时候才能拿着这些文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所以啊,大家伙儿明白了吧?拖欠工资不是不能申请强制执行,而是不能“直接”申请,它有个前提,就是你得先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拿到一份生效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这就像是咱们去医院看病,不能直接就要求做手术,得先挂号、检查、诊断,医生确定了治疗方案,才能进行下一步。
遇到欠薪别慌,但也别想着一步登天直接去强制执行,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来,先仲裁、后诉讼(如果需要的话),拿到“判决书”或“裁决书”这个“尚方宝剑”,再去申请强制执行,这样才能更顺利地把咱们的血汗钱要回来,保留好证据,及时行动,法律会给咱们撑腰的!
辛辛苦苦的血汗钱,老板拖欠不给,为啥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后台有工友留言,说自己遇上了糟心事:老板几个月没发工资,手里有欠条,去法院想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结果碰了一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