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专业但也挺重要的话题,病理性骨折,到底算不算轻伤?咋判断?这事儿可不像感冒发烧那么简单,里头学问大着呢!
啥是病理性骨折?先把概念搞明白! 咱们常说的骨折,大多是因为外力撞击、摔倒等“天灾人祸”直接造成的,骨头本身是好的,这叫“外伤性骨折”。 那“病理性骨折”是啥呢?听名字就知道,“病理”嘛,就是...
生活中,万一不幸遭遇意外,比如从高处摔下来,或者被东西砸到,都可能导致骨折。“压缩性骨折”这个词听起来就挺吓人的,大家肯定会问,这伤严不严重?够不够得上法律上说的“轻伤”呢?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用大白话给您讲清楚。
您得明白,“压缩性骨折”它不是个具体的诊断,更像是一种骨折的类型,简单说,就是骨头被“压扁”了一点,最常见的就是咱们的脊柱,尤其是腰椎和胸椎,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时候不小心摔一跤就可能出现。
那这压缩性骨折怎么就跟“轻伤”扯上关系了呢?这就涉及到咱们法律上的“伤情鉴定”了,可不是您觉得疼得受不了就是轻伤,也不是拍片子看到骨折就一定是轻伤,这得有专门的法医,根据咱们国家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进行专业判断。
重点来了:压缩性骨折,有可能算轻伤,也有可能不算,甚至可能更重,关键看哪儿骨折了、骨折到啥程度、有没有影响到其他功能。
如果是单纯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没有超过1/3,而且没有伤到神经,也没有其他并发症,这种情况下,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大概率会被认定为“轻伤二级”,您看,这里有个关键数字“1/3”,这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像咱们捏饼干,稍微捏扁一点,饼干没碎,还能吃,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当然骨头可比饼干重要多了)。
如果这压缩性骨折比较严重,比如压缩程度超过了1/3,或者骨折块移位了,压迫到了脊髓或者神经,导致出现了肢体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大小便失禁这些情况,那可就不是轻伤这么简单了,很可能就构成“重伤”了,还有,如果是多个椎体都发生了压缩性骨折,那伤情也会更重。
所以您看,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的诊断报告,看片子,看恢复情况,由专业的法医来综合评定,咱们自己瞎猜可不行。
以案说法:
比如说,小王和小李因为点口角打了起来,小李推倒了小王,小王屁股着地,当时就觉得腰疼得厉害,去医院一检查,拍了CT,医生诊断是“腰椎L1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约1/4”,没有神经损伤的症状,后来公安机关介入,委托法医进行伤情鉴定,法医根据医院的病历资料、影像学片子,结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关于脊柱损伤的条款,认定小王的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二级”,这种情况下,小李的行为就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了,因为造成了他人轻伤后果。
法条链接:
具体的鉴定依据,大家可以参考《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司发通〔2013〕146号),由于这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国家标准,您可以让律师或者办案人员帮您查询具体条款,比如其中关于脊柱损伤的轻伤二级条款可能涉及:“5.9.4 轻伤二级 d)椎骨骨折或者脊椎脱位(尾椎脱位不影响功能的除外);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具体适用哪一条,需要法医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您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该标准全文,或者咨询当地司法行政部门。
律师总结:
压缩性骨折要定性为轻伤,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它得符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里关于轻伤等级的具体规定,主要看骨折的部位、压缩的程度、有没有合并神经损伤或者其他并发症。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不幸遇到这类情况,建议及时报警,由警方启动伤情鉴定程序,拿到鉴定结果后,如果对结果有异议,也可以申请重新鉴定,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您!
压缩性骨折,到底算不算轻伤?法律上怎么定?,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万一不幸遭遇意外,比如从高处摔下来,或者被东西砸到,都可能导致骨折。“压缩性骨折”这个词听起来就挺吓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