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员工坚持不交社保,企业真的能省心吗?
老张是一家小微企业的老板,最近遇到件烦心事:新招聘的年轻员工小王主动提出不缴纳社保,要求公司直接把社保折现发放,老张一方面觉得能省下公司负担的社保费用,另一方面又隐约觉得不妥——这笔“省下”的钱,会不...
大家好,我是张律师,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常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兼职工作不缴纳社保,到底合不合法?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是个小细节,但背后藏着不少法律风险,很多企业主或兼职者可能觉得,兼职嘛,就是临时干干,不用像全职那样正式交社保,省事又省钱,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我得说,这种想法往往是个“坑”,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纠纷,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下面,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掰扯,希望能帮大家避开雷区。
先说说社保是啥,社保,全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说白了就是国家给劳动者的一份保障网,万一生病、失业或老了,能有基本生活保障,根据咱们国家的法律,只要是“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得给员工交社保,不管你是全职还是兼职,关键就在于,怎么判断是不是劳动关系?很多人误以为,兼职就是“临时工”,不算正式员工,所以不用交,但其实,法律看的是实质,不是形式,如果你和公司之间有稳定的工作安排、接受公司管理、拿固定报酬,那很可能就构成了劳动关系,社保就得交,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每周固定去一家公司干几天活,公司给你发工资,还管着你的工作时间,那这基本就是劳动关系了,不交社保就是违法的。
那为什么企业总想省这笔钱呢?无非是觉得成本高、麻烦,社保费用确实是一笔开销,企业要承担一部分,员工自己也要掏点,但省了小钱,可能惹来大麻烦,员工万一在工作时受伤,如果没交工伤险,企业就得自己全额赔偿,那可比社保费贵多了,再说了,现在劳动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一旦被举报或仲裁,企业不仅得补交社保,还可能被罚款,信誉也受损,从员工角度看,虽然短期省了点钱,但长期损失的是自己的保障,万一有个意外,哭都来不及,这事儿对双方都没好处,纯粹是短视行为。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兼职都得交社保,如果是偶尔的零工、项目制合作,或者通过平台接活,可能就不算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这时候社保就不是强制性的,但界限很模糊,容易扯皮,我的建议是,企业和兼职者最好一开始就白纸黑字写清楚关系类型,避免事后纠纷,社保不是可选项,而是法律义务,大家千万别图省事,因小失大。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案子,挺典型的,一家小公司雇了个大学生做兼职,每周去三天,帮忙处理文档,公司按月发工资,但没签合同也没交社保,干了半年,这学生不小心在办公室摔伤了,医药费花了不少,学生要求公司赔,公司觉得是兼职,没责任,双方就闹上了仲裁,结果呢?仲裁机构认定,这属于劳动关系,因为工作稳定、受公司管理,公司必须承担工伤责任,公司不光要赔医疗费,还得补交半年的社保,外加罚款,算下来比正常交社保多花了好几万,老板后悔莫及,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规规矩矩办事,这个案子说明,法律不看你叫不叫“兼职”,只看实际关系,侥幸心理要不得,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说到法律依据,主要得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这里说的“职工”,就包括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兼职人员。《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也提到,非全日制用工(也就是常见的兼职形式)可以约定不交部分险种,但必须交工伤保险,这是底线,各地还有细则,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对兼职社保有更具体的要求,法条的核心思想是:只要有劳动关系,社保就是硬性规定,逃不掉的,大家如果想查原文,可以去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搜搜,关键词用“社会保险法”或“兼职社保义务”,就能找到详细条款。
好了,最后我来总结一下,兼职不交社保,表面看是省事,实则风险重重,可能面临赔偿、罚款和信誉损失;失去的是长远保障,法律是公平的,它保护的是双方的权益,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雇主,招兼职时最好咨询专业律师,明确关系类型,该交的社保别省;如果你是兼职者,主动了解自己的权利,签好协议,避免被坑,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别让小事酿成大祸,如果大家有具体问题,欢迎留言交流,我会尽力解答,保护自己,从懂法开始!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下期再见!
兼职不交社保,企业真的能省心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家好,我是张律师,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常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兼职工作不缴纳社保,到底合不合法?这事儿听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