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在校期间,学校到底该不该给你交社保?

普法百科3秒前1

作为一名在校本科生,你可能偶尔会琢磨:我算不算“打工人”?学校有没有义务给我缴纳社保?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背后藏着不少法律门道。

首先得明确一点:社保的缴纳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如果你只是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单纯上课、考试、参加社团,那你和学校之间并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而是“教育管理关系”,也就是说,学校没有义务为你缴纳社保。

但现实中,很多本科生会以“实习生”或“兼职人员”身份参与学校提供的带薪岗位(比如助研、行政助理等),或者在校外企业实习,这时候情况就复杂了——

如果你通过学校安排或自主申请,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领取劳动报酬,并且接受单位的管理安排,那就可能构成“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十九条,即使用人单位与你签订的是“实习协议”,只要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单位就应当为你缴纳社保。

不过要注意:很多学校会为学生统一购买“意外险”或“实习责任险”,但这和社保是两码事,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类,而商业保险只是补充,不能替代法定社保。


建议你这样做

  1. 先明确身份:你是纯粹的学生,还是同时具备劳动者身份?
  2. 查看协议:如果参与有偿劳动,仔细阅读合同或协议中是否明确社保缴纳责任。
  3. 保留证据:工资条、打卡记录、工作沟通邮件等都可以作为劳动关系佐证。
  4. 主动沟通:如果单位应缴未缴,可以先与学校或用人单位协商,必要时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 《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若实习行为符合劳动关系特征,则适用劳动法

小编总结

本科阶段是否缴纳社保,关键看你是否跳出了“单纯学生”的身份,进入了“事实劳动关系”的范畴。法律保护的是真正付出劳动的人,而不是单纯用“学生”标签一刀切,如果你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却得不到社保保障,那就要主动维权——毕竟,你的权益才是真正值得“缴纳”的未来投资。

希望每一位正在读书的你,既能安心学习,也能勇敢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科在校期间,学校到底该不该给你交社保?,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起诉离婚程序怎么走
« 上一篇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