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打致两处轻伤,法律上到底怎么算?
生活中,谁也不想遇到冲突,但万一真的不幸被人打了,还造成了两处轻伤,这事儿可就不是“私了”那么简单了,很多人可能会慌,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对方会受到什么惩罚,自己的损失又该怎么弥补,咱就好好说道说道...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不小心跟人起了冲突,推搡一下,或者被人打了一拳,没到鼻青脸肿那么严重,但确实有点疼,有点伤,去医院看了,医生说没大事,养养就好,这种比咱们常听说的“轻伤”还要轻的伤,在法律上到底咋定义?又该怎么算呢?是不是就白受伤了?这估计是很多人遇到类似情况会犯嘀咕的事儿。
咱们得明白,法律上对于“伤”的界定,可不是凭感觉说轻就轻,说重就重的,有专门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卡这个杠杠,咱们常听说的“轻伤”,其实已经是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伤害了,比如骨折、伤口达到一定长度、视力听力受到一定影响等等,那比轻伤还轻的,法律上叫什么呢?它叫“轻微伤”。
听这名儿就知道,“轻微伤”嘛,就是伤害程度比较轻微,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的组织器官损伤,或者即使有损伤也很快就能恢复,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比如说,就是擦破点皮,流了一点点血,很快就结痂了;或者被人打了一巴掌,脸上有点红印子,过两天就消了;再或者就是轻微的软组织挫伤,青一块紫一块,但没伤到骨头和重要的神经血管,这些情况,一般就够不上“轻伤”,大概率会被鉴定为“轻微伤”。
可能有人会说,轻微伤嘛,小意思,不值当咋地,话是这么说,但这毕竟是“伤”,是别人造成的,咱不能白受委屈,对吧?法律上对“轻微伤”虽然不像对“轻伤”那样会涉及刑事责任(比如故意伤害罪),但也不是说伤人者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
隔壁老王和小李,因为小区停车位的事儿吵起来了,老王脾气急,推了小李一把,小李没站稳,一屁股坐在地上,胳膊肘蹭破了一大块皮,渗了血,还肿了起来,小李觉得委屈,报了警,警察来了之后,让小李先去医院看病,医生诊断是“肘部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后来小李不放心,去做了个伤情鉴定,结果出来就是“轻微伤”。
那老王这事儿怎么了结呢?警察会先进行调解,让老王给小李赔礼道歉,并且赔偿小李的医药费、误工费这些实际损失,如果老王态度好,小李也接受调解,那这事儿就私了了,但如果老王态度蛮横,不愿意赔偿,或者小李不满意调解结果,那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老王进行处罚,比如罚款,或者处以几天的行政拘留,小李呢,也可以拿着医院的票据、鉴定报告这些证据,去法院起诉老王,要求他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所以你看,即便是轻微伤,伤人者也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具体可查询: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01/... 全国人大官网或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具体可查询: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 全国人大官网或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
“比轻伤更轻的伤”,在法律上通常就是指“轻微伤”,它虽然不像轻伤、重伤那样严重到构成刑事犯罪,不会让伤人者“坐牢”,但这绝不意味着“白伤了”。
遇到这种事儿,别慌,也别觉得“事儿小不值当”,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咱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邻里之间,还是以和为贵,遇事冷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比轻伤还轻的伤,法律上到底咋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不小心跟人起了冲突,推搡一下,或者被人打了一拳,没到鼻青脸肿那么严重,但确实有点疼,...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