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交社保,是潇洒还是犯傻?
朋友们,最近我在和法律圈的同仁闲聊时,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开始对交社保这事儿“说不”了,有人觉得,每个月工资扣掉社保那部分,到手钱少得可怜,还不如自己攒着或投资;还有人开玩...
最近不少朋友在规划移民时,心里悄悄打起了小算盘:“反正要走了,国内的社保是不是就可以不交了?”听起来好像挺合理——人都不在这了,还每月交钱,图啥呢?但作为律师,我必须告诉你:这个念头很危险,不仅可能影响你当下的合法权益,甚至会给未来埋下意想不到的法律风险。
社保不是你想停就能停的,只要你还是中国公民,且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依法缴纳社保就是强制义务,很多人误以为“移民=切断一切联系”,其实不然,社保关联的不仅是养老金,还涉及医疗保险、失业保障、购房资格、子女教育等一整套社会权益体系,突然停交,可能在你还没出境时就触发税务或社保机构的关注,甚至影响征信。
更现实的是,移民过程漫长且充满变数,从申请到获批可能历经数年,这期间若社保断缴,万一移民计划推迟或生变,回头再补缴则面临高额滞纳金,甚至失去购房、摇号等资格,我曾接触过一位客户,在准备移民澳洲期间停缴社保三年,后来因家庭原因决定暂缓移民,才发现自己已被列入社保异常名单,无法办理贷款,补缴手续繁琐到让人崩溃。
有人说:“我在国外又用不上中国的社保!”但你知道吗,许多国家在审核移民申请时,会综合评估申请人的财务与法律合规性,一份连续良好的社保记录,有时反而是你经济稳定、守法诚信的证明,更何况,中德、中加等不少双边协定都涉及社保互认,未来若选择回国养老,缴费年限也直接决定养老金领取金额。
退一步讲,哪怕你已经确定即将长期定居海外,也应当通过正规流程办理社保停缴或清算手续,而非简单地“不交就不交”,擅自停缴可能被视作失信行为,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出境手续的办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张先生在北京工作多年,2019年决定移民加拿大,递交申请后,他听说“移民后社保没用”,便自行停止缴纳社保,2021年,因疫情移民流程延迟,他突发重病住院,却因医保断缴无法报销,自费支付了二十余万元,更麻烦的是,他后来想补缴社保,却被告知需额外支付滞纳金且医保待遇需重新累计缴费年限才能恢复,一步省小钱,一步赔大钱,还差点耽误治疗时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移民是人生重大决策,但法律义务不会因个人计划而自动豁免,社保问题看似是“钱的小事”,实则是合规性、风险规划和长远利益的大事,建议在移民过渡期内保持社保正常缴纳,至少持续到出境手续办理完成、国籍或居留权明确变更后再依法办理社保终止或保留手续,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或社保机构,定制符合你个人情况的方案——既避免法律责任,也不牺牲未来可能性。
人生可以自由规划,但守法是永远的前提,别让今天的“省心”,变成明天的“揪心”。
温馨提示:本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撰写,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个案请咨询律师或社保主管部门。
不交社保,真的能潇洒移民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不少朋友在规划移民时,心里悄悄打起了小算盘:“反正要走了,国内的社保是不是就可以不交了?”听起来好像挺合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