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贷逾期2年欠款1万,真的会坐牢吗?
老王(化名)这两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自从2021年那笔1万元的微粒贷逾期后,催收电话、短信就没断过,最近他甚至收到了一封“律师函”,上面写着“可能涉嫌诈骗罪”,吓得他手都抖了。
他偷偷问我:“律师,我这……会不会坐牢啊?”
很多人一听到“逾期两年”“律师函”“诈骗罪”这些词就慌了神,甚至以为只要欠钱不还就要进监狱。
但其实,普通信贷逾期属于民事纠纷,通常不涉及刑事责任——除非你明明有还款能力却故意隐匿财产、伪造证据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
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推出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本质上属于银行贷款,逾期之后,微众银行有权向你追讨本金、利息以及逾期罚息。
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也就是说,你这1万元欠款两年下来,可能已经滚到了1.3万甚至更高。
那银行为什么有时会发出“涉嫌诈骗”的警告?
这是因为如果你在借款时填写虚假信息、伪造流水、隐瞒真实负债情况,可能被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从而触发《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但请注意:仅仅是逾期还款,而没有欺诈行为,是不构成诈骗罪的。
即便如此,你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银行完全有可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旦判决生效,你仍拒不还款,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冻结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甚至司法拘留。
更严重的是,如果法院在执行阶段发现你有财产却故意转移、隐匿,则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那是真的会坐牢的。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 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当前经济状况,尝试协商分期或延期还款,银行通常愿意与有还款意愿的用户沟通。
- 如实说明逾期原因,如失业、疾病、家庭变故等,并提供相应证明,争取减免部分罚息。
- 切勿失联,换电话、搬地址、屏蔽所有催收电话只会让银行认为你恶意逃避,加快诉讼流程。
- 如已收到法院传票,务必出庭,缺席判决只会对你不利。
- 谨慎对待调解机会,在法官主持下达成的还款协议,往往更灵活也更可行。
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6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以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为限。”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逾期不等于犯罪。
如果你只是暂时困难导致逾期,积极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如果你已经陷入诉讼漩涡,也不要慌乱——民事债务仍有协商空间。
最危险的从来不是债务本身,而是逃避带来的后果升级。
希望每一位负债前行的朋友,都能稳住心态,理性应对,早日走出困境。
免责声明仅为一般性法律知识分享,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微粒贷逾期2年欠款1万,真的会坐牢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