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危机到底会在哪个时间段冒出来?
离婚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就是俩人不在一起过了,但真要从心理到生活彻底切割清楚,那可真是一场持久战,很多人以为,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所有的痛苦和纠缠就都结束了,殊不知,这可能只是另一段“打怪升级”的开始...
年假时间的计算,一般按照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不同累计工作时长对应不同的年休假天数,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在计算年假时间时,累计工作时间是关键依据。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这里的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
对于新入职的职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如果是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上述条件的职工,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例如,小李在原单位工作了3年,今年6月1日跳槽到新单位。小李累计工作时间已超过1年不满10年,应享受5天年休假。他在新单位剩余日历天数为214天(从6月1日至12月31日),那么他在新单位当年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为(214÷365)×5≈2.93天,不足1整天的部分舍去,即小李在新单位当年可享受2天年休假。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假时间的计算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详细的计算方式,以保障职工的合法休假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法律解析: 年假时间的计算,一般按照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不同累计工作时长对应不同的年休假天数,满1年不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