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会触犯刑法第253条吗?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说自己网贷不小心逾期了,催收电话里说得吓人,甚至有人提什么“刑法253条”,搞得心里七上八下的,觉都睡不好,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给大伙儿吃颗定心丸,也把这个刑法253条...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问的最多的就是:“律师,我网贷还不上了,收到法院传票了,我会不会坐牢啊?”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网贷逾期朋友最关心,也最让他们焦虑的点,咱们就好好聊聊,被网贷起诉,到底跟刑法有啥关系,什么情况下才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大家先放宽心,网贷还不上,被起诉,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也就是说,法院判下来,无非是让你还钱,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还本金、利息、违约金等等,只要你不是故意不还,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一般是不会跟“坐牢”、“刑法”这些词挂钩的,这就像你欠了朋友钱还不上,朋友去法院告你,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凡事有例外,如果在网贷的过程中,你存在一些特定的行为,那就可能涉嫌刑事犯罪,这时候刑法就要找上门了。哪些行为呢?
“骗贷”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这个是最常见的,你在申请网贷的时候,明明没有稳定收入,却虚构自己在大公司上班,月入几万;或者明明没有房产,却伪造房产证作为抵押;再或者,你根本就没打算还这笔钱,纯粹是抱着“借了就跑”的心态去借钱,这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网贷平台钱财,数额较大的,就可能构成《刑法》里的“诈骗罪”。
提供虚假信息——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有些朋友为了能顺利借到钱,或者为了借到更多额度,会提供虚假的身份信息、住址、联系方式、收入证明等,如果这些虚假信息导致网贷平台错误地发放了贷款,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失,就可能触犯这个罪名。
恶意透支信用卡网贷——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这个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绑定信用卡进行的网贷,或者本身就是信用卡现金分期、万用金之类的,如果你恶意透支,并且经过发卡银行(或网贷平台,视具体情况)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然不归还,数额较大的,就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这里要注意,必须是“信用卡”相关的透支,普通的信用贷不算。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个就到了法院判决之后了,如果法院已经判决你还钱,你明明有能力偿还,却故意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或者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执行人员执行,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情节严重的,就可能构成这个罪。
folks,关键在于你借钱和还钱过程中的“行为”,而不是单纯的“还不上钱”这个结果。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说“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吧。 小王因为生意失败,欠了某网贷平台10万块钱还不上,被平台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小王在一个月内偿还本金和合法利息共计12万,小王收到判决后,心里不服气,也没当回事,他名下有一辆价值15万的小轿车,他偷偷把车过户给了自己的远房亲戚,然后跟法院说自己一分钱没有,啥财产也没有,结果呢?网贷平台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一调查,发现了小王转移车辆的行为,小王因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这个案例里,小王一开始只是民事纠纷,但他在法院判决后,有能力履行却故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这就触犯了刑法,从“欠钱”变成了“犯罪”。
法条链接:
(链接:您可以自行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获取具体内容)
(链接:您可以自行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获取具体内容)
(链接:您可以自行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获取具体内容)
律师总结:
网贷还不上被起诉,大家首先要区分清楚是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犯罪。99%的网贷纠纷都是民事的,不会坐牢。但如果你在借贷时有欺诈行为、恶意透支信用卡类网贷,或者在法院判决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那刑法的大棒可就真的可能落下了。
万一您真的遇到网贷还不上的情况,别慌,更别躲!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问的最多的就是:“律师,我网贷还不上了,收到法院传票了,我会不会坐牢啊?” 这个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