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两年15次逾期1天—真的只是小事一桩吗?
大家好,我是李律师,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很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大事”却实际严重影响生活的信用问题——“两年内连续15次逾期,每次只逾期1天”,很多人觉得,“不就晚还一天嘛,能有多严重?”但事实上,连续多...
很多人觉得,欠个1万块拖个两年没什么大不了的,银行或网贷平台催一催、电话接一下就算了,但事实上,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比你想象中更严重的法律风险和人生代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笔看似不大的“小债务”,如果拖着不还,两年时间会把你推向怎样的境地。
逾期远不止“多付点利息”那么简单,从你逾期第一天起,违约金、罚息就开始滚动计算,并且很多机构采用的是“复利计息”,也就是说,你最初以为只是欠了1万,两年后实际要还的金额可能接近甚至超过2万,这还没完——你的征信记录上会留下长达五年的不良印记,这意味着未来你想贷款买房、买车,甚至申请信用卡,都可能被拒。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债权方选择走法律途径,你可能会被起诉,一旦法院判决生效,你仍拒不还款,就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那时候,别说贷款了,连坐高铁、飞机、住星级酒店都会受限,整个人生节奏都可能被打乱。
小张2021年在某网贷平台借款1万元,原计划三个月还清,但因工作变动一时资金紧张,他就把还款的事拖了下去,起初客服打来电话,他总是说“下个月就还”。
两年间,他换过手机号、搬过家,试图“避开风头”,直到2023年,他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被冻结,这才得知已被平台诉至法院,判决显示:原本的1万借款,因逾期利息、违约金等累计已达1.9万元,并需额外承担诉讼费。
更严重的是,由于他消极应对庭审,法院依法将其列入失信名单,现在小张出行受限、找工作也屡屡受挫,才后悔莫及。
解读:小张的案件非常典型——许多人误以为“拖得越久,对方越可能放弃追讨”,但实际上,债权方完全有权在法律保护下持续追索,甚至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直接冻结你的财产与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6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0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1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你以为只是“拖一拖”的1万块钱,两年后可能变成压垮你信用和生活的沉重负担,法律从不看你金额大小,只看事实与证据,一旦逾期时间长、态度消极,债权方完全可能依法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而你失去的远不止是金钱,更是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如果你正处于类似困境,建议尽早主动与债权方沟通,尝试协商还款计划或申请分期,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帮助,避免雪球越滚越大。
信用是你人生的隐形资产,别因一时疏忽,让它跌至谷底。
温馨提示:本文仅代表一般性法律分析,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
欠款1万逾期两年,真的只是小事一桩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很多人觉得,欠个1万块拖个两年没什么大不了的,银行或网贷平台催一催、电话接一下就算了,但事实上,这背后可能隐藏...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