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不还,真的会被公安局抓走吗?专业律师为你揭秘真相

金融债务33秒前1

"网贷逾期3个月了,昨天收到短信说要移交公安局处理,我该怎么办?"凌晨2点,我的微信弹出这样一条咨询,屏幕这头,我能感受到当事人小王颤抖的手指和加速的心跳,作为处理过上百起网贷纠纷的律师,今天我要用最直白的语言,为你揭开网贷逾期与公安局之间的真实关系。

网贷逾期≠刑事犯罪:关键看这三点

当我接过小王的材料时,发现他某网贷平台欠款5万元,逾期187天,催收短信赫然写着:"涉嫌贷款诈骗,将向公安机关报案",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了——绝大多数网贷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但催收方常故意混淆概念施压。

网贷逾期不还,真的会被公安局抓走吗?专业律师为你揭秘真相

判断是否涉及刑事犯罪的关键三点

  1. 借款时的真实意图:是否提供虚假材料或根本无还款能力仍大量借款
  2. 资金的实际用途:是否将借款用于赌博、挥霍等非法用途
  3. 后续的还款态度:是否有隐匿财产、更换联系方式等逃避行为

以小王为例,他因家人生病借款,每月坚持还款500-1000元,这明显属于民事范畴,我让他保存好就医证明、还款记录,并指导他如何书面说明情况。

催收的"公安局"话术:心理战全解析

上周面谈的客户李女士,手机里存着23条"要报警抓人"的短信,这些催收套路其实有固定模板:

常见施压手段

  • "涉嫌金融诈骗罪"(实际上刑法没有这个罪名)
  • "已准备报案材料"(但从不提供具体办案机关)
  • "最后24小时和解机会"(制造紧迫感)

正确应对方式

  1. 要求对方提供《立案通知书》或警官联系方式
  2. 立即登录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3. 对威胁性通话进行录音(需提前告知对方)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真正的公安介入前,一定会通过官方渠道送达书面通知,绝不会仅用电话或短信通知。

可能涉刑的三种特殊情况

去年处理的案件中,确实有2例最终被立案,都是极端情况:

案例A:张某伪造房产证向7家平台借款80万用于网络赌博,被捕时已失联4个月。被认定合同诈骗罪,判刑3年。

案例B:王某用300张他人身份证集中套现网贷,建立"口子群"教学。构成非法经营罪,涉案金额特别巨大。

这类案件往往具有团伙性、职业性、暴利性特征,普通借款人只要不存在恶意骗贷行为,完全不必过度恐慌。

以案说法:被催收吓到住院的上班族

2022年我代理的典型案例:白领小林欠某平台3.6万元,催收人员连续72小时拨打其公司座机,谎称"经侦已立案",导致小林焦虑症发作住院,公司将其调岗。

案件结果

  • 法院认定催收方存在恶意骚扰行为
  • 判决赔偿医疗费、精神抚慰金1.2万元
  • 剩余债务按LPR4倍利率重新计算

这个案例揭示:违法催收本身可能构成侵权,债权人也要为第三方催收行为负责。

法条链接:你必须知道的5个关键规定

  1. 《民法典》第679条: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2. 《刑法》第193条:贷款诈骗罪需证明"非法占有目的"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不得冒充公检法人员
  4.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诈骗金额3万元以上才够立案标准
  5.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1条:报案需提交书面材料

特别提醒:2023年新版《民事诉讼法》规定,小额网贷纠纷原则上应在借款人住所地法院审理,这对异地平台起诉是个限制。

三要三不要原则

从业15年,我总结出应对网贷逾期的黄金法则

三要

  1. 要主动协商:逾期30天内是协商黄金期
  2. 要留存证据:包括原始合同、还款记录、沟通记录
  3. 要核实信息:通过12321举报中心查询投诉情况

三不要

  1. 不要失联:更换号码会被认为恶意逃避
  2. 不要轻信"减免"承诺:必须落实到书面
  3. 不要以贷养贷:这等于饮鸩止渴

最后送你一句肺腑之言:网贷逾期是财务问题,不是人格问题,我见过太多人因恐慌做出错误决策,此刻你需要的不是自责,而是清醒的行动计划,如有疑问,可以随时联系专业律师帮你分析具体情况。

网贷逾期不还,真的会被公安局抓走吗?——专业律师为你揭秘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逾期换手机号有用吗?律师揭秘背后的法律风险!
« 上一篇6分钟前
花呗逾期1年还清,我的征信还有救吗?
下一篇 »18秒前
×
19
2025 09

网贷逾期不还,真的会被公安局抓走吗?专业律师为你揭秘真相

"网贷逾期3个月了,昨天收到短信说要移交公安局处理,我该怎么办?"凌晨2点,我的微信弹出这样一条咨询,屏幕这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