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大伙儿可能都挺关心,也挺容易产生误解的话题,婚后多久离婚算骗婚?

普法百科5秒前1

一提到“骗婚”,大家脑子里可能马上会浮现出一些不好的画面,但法律上,可不是说刚结婚没多久就离婚,就一定能扣上“骗婚”这个帽子,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

婚后“闪离”就一定是骗婚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大伙儿可能都挺关心,也挺容易产生误解的话题,婚后多久离婚算骗婚?

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观点:离婚的时间长短,并不是判断是否构成骗婚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主要标准。法律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说结婚后三个月离婚就算骗婚,或者一年就不算。

什么才是“骗婚”的关键呢?“骗婚”的核心在于“骗”字。它通常指的是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信任,从而登记结婚的行为,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

  1. 非法占有目的:一开始结婚,就是冲着对方的钱、房子、车子去的,根本没想好好过日子。
  2.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重婚)、隐瞒重大疾病、虚构自己的身份背景(比如假装是富二代、公务员等)、虚构感情基础等等。
  3. 骗取信任并登记结婚:通过上述手段,让对方信以为真,最终领了结婚证

如果一方在结婚后短期内提出离婚,但是双方确实有过真实的感情基础,只是婚后发现性格不合、生活习惯差异太大等原因导致无法继续生活,这种情况下,即使“闪离”,也不能叫骗婚,这只是正常的婚姻破裂。

哪些情况要警惕可能是“骗婚”的苗头?

虽然没有时间标准,但如果出现以下一些情况,你就要多长个心眼了:

  • 认识时间很短,迅速“闪婚”:双方了解不深,一方急于登记结婚。
  • 婚后不久就以各种理由分居或提出离婚:比如刚结婚没几天,就说要去外地工作、出差,或者干脆回娘家/自己家住,然后很快就提离婚。
  • 结婚前后,一方以各种名义(如彩礼、买房、投资、治病等)向另一方索要大额财物:拿到钱或财物后,态度明显转变,或者找借口分开。
  • 对个人重要信息含糊其辞或刻意隐瞒:比如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真实收入、婚史、有无子女、有无重大疾病等关键信息不肯透露或造假。
  • 婚后拒绝履行夫妻义务,没有共同生活的意愿:比如分房睡,拒绝亲密接触,对家庭事务漠不关心。

如果这些情况叠加出现,闪婚+索要巨款+婚后迅速分居+提出离婚”,那“骗婚”的嫌疑就非常大了。


以案说法

咱们来假设一个例子(为保护隐私,人物均为化名,情节已做调整):

小王(男)经人介绍认识了小李(女),小李长相甜美,自称是某外企白领,父母是做生意的,家境殷实,两人认识不到一个月,小李就表现出对小王的强烈好感,催促尽快结婚,小王被爱情冲昏头脑,很快答应。

订婚时,小李以“父母要求”、“要有保障”为由,向小王索要了20万彩礼,还要求小王给她买了一枚价值10万的钻戒和一辆价值30万的小轿车(登记在小李名下),婚礼办得很简单,婚后第三天,小李就说公司有紧急项目需要去邻市出差半年,收拾行李就走了。

期间,小王多次联系小李,小李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推脱,很少回信息,电话也经常不接,半年后,小李回来了,但直接向小王提出了离婚,理由是“性格不合,感情破裂”,小王这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他调查后发现,小李根本不是外企白领,家境也普通,之前说的都是假的。

分析:在这个例子中,小李在婚前就虚构了自己的身份背景,在短时间内诱导小王结婚,并索要了大额彩礼和财物,婚后几乎没有共同生活,随即提出离婚,这种行为就高度符合“骗婚”中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结婚的特征,小王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尝试追回自己的损失。


法条链接

骗婚”,我国法律中并没有一个独立的“骗婚罪”,但可以根据其具体行为和后果,适用以下相关法律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

    •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婚姻无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胁迫婚姻】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 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隐瞒疾病的可撤销婚姻】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 (注意:单纯的以骗取财物为目的的“骗婚”,如果不涉及上述无效或可撤销情形,婚姻本身是有效的,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追究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返还彩礼的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骗婚”行为符合上述第(二)或(三)项情形,给付彩礼一方可以要求返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骗婚”行为骗取财物数额较大,且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可能构成诈骗罪。)

具体法条内容请以官方最新版本为准,可登录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等官方渠道查询。


律师总结

回到开头的问题,“婚后多久离婚算骗婚?”答案是:没有固定的时间标准。

判断是否构成“骗婚”,关键在于结婚的目的和过程:

  • 看动机:对方是真心想和你组建家庭,还是另有所图(主要是财物)?
  • 看行为:对方在婚前是否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 看结果:婚后是否实际共同生活?离婚时是否带走了大额财物?

给大家的几点建议:

  1. 结婚需谨慎,了解要深入:不要被一时的激情冲昏头脑,充分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包括身份、家庭、健康状况等。
  2. 大额财物往来要留心:对于婚前或婚后短期内的大额彩礼、赠与,要保持警惕,最好有书面凭证,明确用途。
  3. 保留证据很重要:如果怀疑被骗,要注意收集对方虚构事实、索要财物、拒绝共同生活等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录音录像等。
  4. 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一旦发现被骗,不要犹豫,尽快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起诉离婚并要求返还财物,情节严重的可报警追究其刑事责任。

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和信任,任何以欺骗为手段的结合都不会长久,也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审视,希望大家都能擦亮眼睛,找到真正值得托付一生的伴侣。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有更多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咨询,咱们下次再见!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大伙儿可能都挺关心,也挺容易产生误解的话题,婚后多久离婚算骗婚?,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不交社保,是公司的省钱妙招还是员工的隐形陷阱?
« 上一篇4分钟前
×
18
2025 09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大伙儿可能都挺关心,也挺容易产生误解的话题,婚后多久离婚算骗婚?

一提到“骗婚”,大家脑子里可能马上会浮现出一些不好的画面,但法律上,可不是说刚结婚没多久就离婚,就一定能扣上“...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