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网贷平台说起诉你?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最近后台收到几十条私信都在问同一件事:催收打电话说要起诉是不是真的?
有个兄弟被某平台威胁了三个月,结果法院传票没等来,通讯录倒被爆了个遍。

实际上2022年全国网络借贷纠纷案件同比下降37%,但催收话术里的"法务部"倒是越来越忙了。

判断会不会被起诉要看平台底子干不干净。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驳回的网贷起诉里,62%都是因为拿不出完整放贷资质。有位网友晒出判决书,某平台虽然胜诉了,但法院把36%的年利率直接砍到15.4%。这年头敢去法院的网贷,相当于自己送上门接受合规审查。
真正要小心的其实是伪装成"调解中心"的新套路。安徽某县三个月出现四十多起假冒法院调解案件,骗子拿着伪造的文书让借款人往私人账户还款。记住真起诉必须有12368发的短信,所有法院账户都是对公账号。有个实用技巧,接到电话直接问案号和承办法官姓名,去当地法院官网一查便知真假。

最近看到有人因为怕起诉反而中了圈套。深圳龙岗区有团伙专门收购逾期账户,用虚拟号码模仿法院来电,诱导借款人下载虚假协商APP套取银行信息。正确做法是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要求出示加盖公章的逾期明细。如果对方真有起诉打算,反倒能趁机协商减免——毕竟走司法程序他们要多花几千块诉讼费。
遇到真起诉也别慌。今年实施的《民间借贷规定》有个杀手锏:只要证明平台存在暴力催收,可以直接主张减免利息。上海有位当事人当庭播放催收录音,法官当场训诫原告平台,最终调解只还了本金。法律这把双刃剑,用好了反而是逾期者的保护伞。
网贷不还,到底会不会被起诉?这里的事儿得说清楚
« 上一篇39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