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那些没绑定的银行卡,平台能随便扣钱吗?
原创文章内容:
最近啊,有个朋友愁眉苦脸地问我:“律师,我之前借的网贷不小心逾期了,现在手头确实有点紧,我那张发工资的银行卡,当初没在那个网贷平台绑定过,他们会不会偷偷摸摸把我卡里的钱给划走啊?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觉都睡不好。”
哎,这位朋友的心情我太理解了,逾期本身就够让人闹心的了,再担心钱被莫名划扣,那真是雪上加霜。网贷逾期后,那些我们没有主动绑定在平台上的银行卡,到底安不安全?平台真的能“隔空取物”,随便就把钱扣走吗?
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清楚这个事儿。
咱们得明确一点:正规的网贷平台,它是没有权力直接划扣你没有绑定过的银行卡里的钱的。为啥呢?
你想啊,当初你在平台借钱,是不是有一步是“绑定银行卡”,并且勾选了什么“代扣协议”之类的东西?那个操作,其实就是你授权平台,在还款日的时候,可以从你绑定的那张卡里扣钱,这就好比你给了人家一把你家某个门的钥匙。
那些你压根没绑定过的银行卡,就相当于你家其他紧锁的门,平台手里没有钥匙,自然也进不去,更别说随便拿钱了。他们没有这个权限,银行也不会配合他们这么做。
那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万一平台不正规呢?他们会不会通过什么‘特殊手段’搞到我其他卡的信息,然后偷偷扣钱?”
理论上讲,这种可能性非常非常低,而且是严重违法的!要知道,咱们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安全是受法律保护的,平台获取你的其他银行卡信息本身就涉嫌违法,更别说划扣了,如果真有哪个平台敢这么干,那它是不想混了。
话说回来,虽然没绑定的卡相对安全,但逾期本身的风险咱们可不能忽视。逾期会影响你的征信,平台也会通过合法途径催收,比如电话、短信提醒,甚至在多次催收无果后,可能会走法律程序,如果法院判决你还钱,而你还是不还,那时候法院是可以依法查询并划扣你名下其他银行卡里的钱的,这就另当别论了,那是司法行为,不是平台自己能做的。
核心问题还是尽快想办法把逾期的钱还上,或者和平台协商一个合理的还款计划。逃避不是办法,越拖问题可能越复杂。
建议参考:
- 冷静核实,确认绑定情况:先仔细回忆或登录网贷平台,看看自己到底绑定了几张银行卡,都是哪些,心里有数,才好应对。
- 未绑定的卡,暂时别放太多钱:虽然平台不能直接划扣,但为了以防万一(比如某些极端不正规的操作或未来可能的司法执行),短期内那些没绑定的银行卡里,别放大量现金,日常生活费还是要保证的。
- 主动沟通,积极协商:这是最重要的!一旦逾期,别躲着平台,主动联系他们,说明自己的困难,尝试申请延期还款、分期还款或者减免一些利息违约金,很多平台还是愿意协商的。
- 保留证据,防范侵权:如果真的发现未绑定的银行卡被平台非法划扣,或者遭遇了暴力催收,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好所有证据(银行流水、催收记录等),然后向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投诉,或者直接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这里指的是你和平台签订的代扣协议,没有协议/授权,平台无权代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你逾期了,平台可以追究你的违约责任,但必须合法)
- 《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平台获取你未授权的银行卡信息属于违法)
- 《商业银行法》和《储蓄管理条例》: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查询、冻结、扣划储蓄存款。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后,那些你没有主动在平台绑定并授权代扣的银行卡,平台是没有权利也没有技术手段直接划扣的。大家可以稍微松口气,但这绝不意味着逾期可以不管不顾。
真正需要我们重视的是逾期带来的征信影响和后续的法律风险。与其担心没绑定的卡会不会被扣,不如赶紧行动起来,积极和平台沟通,制定还款计划,努力把逾期的窟窿填上,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才是对自己未来最大的负责,如果遇到不清楚的法律问题,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别自己扛着,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度过难关!
网贷逾期了,那些没绑定的银行卡,平台能随便扣钱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