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断缴=购房资格清零?不交社保不买房行吗?

普法百科35秒前1

老张最近有点烦。
公司提出“灵活用工方案”,说可以把社保折现发到工资里,到手多两千块,他心一动——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每月多两千能缓口气,但妻子一句话把他问懵了:“社保断了,以后买房资格会不会没了?”

这个问题,像针一样扎进现实里。

社保断缴=购房资格清零?不交社保不买房行吗?


社保和买房,早被政策“绑”在一起

很多人以为社保只是医疗养老的“远期支票”,却忽略了它其实是城市的“隐形通行证”,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社保连续缴纳年限直接决定你是否能买房、落户、摇车牌。

比如北京,非京籍需连续缴纳社保5年才有购房资格;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也有类似规定,年限从1到5年不等,一旦断缴,年限立即清零——就像打游戏通关到99%突然断电,一切从头再来。

更现实的是:

  • 贷款审批:银行审核房贷时,社保缴纳记录是稳定收入的重要证明,断缴可能被认定为“就业不稳定”,导致贷款利率上浮甚至拒贷。
  • 政策突变风险:近年楼市调控频繁,社保年限要求可能提高,现在断缴,未来若政策收紧,购房门槛可能更高。

以案说法:一场“社保折现”引发的悲剧

2021年,深圳的王某被公司劝说“自愿放弃社保”,将公司应缴部分折现发放,两年后他想买房时,发现社保断缴24个月,购房资格审核失败。

王某起诉公司要求赔偿房价上涨损失,但法院判决:员工自愿放弃社保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协议无效;公司需补缴社保,但购房资格损失不属于直接经济损失,不予支持

——这意味着,王某不仅错失购房时机,还无法追责,更残酷的是,补缴的社保无法还原“连续缴纳”状态,他只能再等5年。


法条链接:社保是义务,不是选择题

  1. 《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2.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3. 各地楼市限购政策:如《北京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非京籍家庭购房需连续5年社保/个税。

核心逻辑:社保缴纳是法律强制的双向义务,个人和单位均无权放弃,所谓“折现协议”在法律上无效,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极易陷入被动。


律师总结:眼前的现金,远不如未来的通道

  1. 短期利益vs长期代价
    每月多拿两千块,看似划算,但可能牺牲未来百万级的购房资格、养老金基数、医保报销比例,这更像一场高风险对赌。

  2. 企业的“套路”与你的退路
    企业劝你放弃社保,本质是转嫁用工成本和法律风险,若真发生劳动纠纷(如工伤、裁员),没有社保的劳动者几乎毫无防护。

  3. 理性选择

    • 如果收入紧张,可协商加薪而非牺牲社保;
    • 如果自由职业,务必以灵活就业身份自缴社保;
    • 如果已断缴,尽快补缴(部分地区允许补缴3个月内)。

最后一句真心话
社保是现代社会抵御风险的基石,而买房是普通人最重的资产配置,用基石换捷径,往往是挖坑自埋,真正的智慧,是看清规则后依然选择走稳每一步。

社保断缴=购房资格清零?不交社保不买房行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四月份网贷逾期了
« 上一篇2分钟前
×
15
2025 09

社保断缴=购房资格清零?不交社保不买房行吗?

老张最近有点烦。 公司提出“灵活用工方案”,说可以把社保折现发到工资里,到手多两千块,他心一动——房贷压得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