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协议和终止协议的区别

法律解析:

解除协议和终止协议主要区别在于发生的时间、适用范围、法律后果等方面。解除协议一般发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是提前结束合同效力;而终止协议通常是在合同约定事项完成、期限届满等正常情况下结束合同效力。

从发生时间来看,协议解除通常是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时,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提前消灭。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若租客违反合同约定擅自转租,房东有权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解除合同,此时合同在原本约定的租赁期限未届满时就提前结束。而协议终止往往是在合同正常履行的情况下,达到了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而自然结束。比如,一份为期一年的货物买卖合同,在一年期限届满且双方都已履行完各自义务后,合同自然终止。

在适用范围上,解除协议主要适用于一方违约或双方协商一致等情况。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终止协议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除了合同期限届满,还包括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等多种情形。例如,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若债权人决定免除债务人的债务,那么双方的合同关系就会终止。

从法律后果来讲,协议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损失。以买卖合同为例,如果买方在卖方交付货物前解除合同,卖方可以不再交付货物,若已经交付部分货物,卖方有权要求买方返还。而协议终止后,合同关系消灭,一般不存在恢复原状的问题,但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例如,在建设工程合同终止后,双方仍需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五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

分享举报
劳动合同遵循原则是什么
« 上一篇1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