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及评定标准有哪些

普法百科1秒前1

一、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及评定标准有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一般是在治疗终结后。治疗终结指的是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通常建议在事故受伤后三到六个月进行鉴定,但有些损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如涉及神经系统损伤,可能需在受伤后六个月甚至一年后鉴定。

评定标准目前使用的是《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该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评定时主要考虑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例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智能减退、精神障碍;头面部损伤导致的容貌毁损、视力听力障碍;颈部及胸部损伤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心脏功能损害;腹部损伤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都有相应的分级标准。鉴定机构会依据专业知识和该标准,结合伤者实际情况做出客观评定。

二、因导致的是否可以获得两种赔偿

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通常可以获得交通事故与工伤两种赔偿,但需符合相应条件,且部分赔偿项目不能重复主张。

依据相关法律,属于民事赔偿,则基于工伤保险关系。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遵循“部分兼得、部分补充”原则。

一方面,对于一些不重复的赔偿项目,伤者可同时主张。比如交通事故中的伤残与工伤赔偿里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两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伤者进行补偿,伤者可同时获取。

另一方面,对于重复性质的赔偿项目,如医疗费、等,一般不能重复获得赔偿。因为这些费用的目的是弥补实际损失,若重复赔偿会使伤者获得额外利益。当交通事故赔偿已赔付该部分费用,工伤赔偿通常不会再次支付。

伤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分别按照交通事故和的程序,准备相应材料申请赔偿。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建议伤者及时收集证据,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最大保障。

三、书最晚多久出具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具的最晚时间因情况而异。

对于一般的交通事故,若不需要检验、鉴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若涉及案件,在查获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如果需要进行检验、鉴定,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而检验、鉴定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日,但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若超过六十日,需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综上,在最复杂的情况下,加上检验、鉴定可能延长的最长时间,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最晚可能在自现场调查之日起约一百一十五日出具。不过这是极端情况,实际中多数案件不会拖这么久。

以上是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及评定标准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分享举报
交通事故我全责对方不来处理怎么办
« 上一篇2秒前